圖:學子們在泰山上進行採訪。
「行走打卡機」「滿分受訪者」「細節記錄儀」「同學守護者」「淡定天花板」「最佳氛圍組」……在「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山東行」結業儀式上,採訪團每位同學都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獎項。
8天的行程中,來自魯港兩地的傳媒學子攜手參訪濟南、泰安、濟寧等七個城市,在齊魯大地的熱土上共同實踐、深入採訪,不僅以腳步丈量歷史厚度,更在朝夕相處中淬煉真摯情誼,彼此心靈共振、共同成長。
山東學子:在香江有了牽掛的人
「這次活動我收穫了一段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我在香江之畔擁有了牽掛的同路人。我們不是一個臨時組建的團隊,而是一群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朋友。這份在齊魯大地上並肩奮鬥、共同成長的經歷,是我青春歲月裏最珍貴的回憶之一。」來自山東大學的張迪說,身為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此次跟着范長江行動和香港傳媒學子一起行走山東,讓她重新愛上山東,也學會了用更開闊的眼睛去「閱讀」這片熱土。
同樣來自山東大學的劉雨晨回憶說,香港傳媒學子抵達濟南的第一頓晚餐時,大家圍坐在桌邊,只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小聲聊天。「最後一天在青島的晚飯,我們端着酒杯穿梭在各個房間裏,只想對一路上相互照顧的同學們和悉心安排行程的老師們說無數聲謝謝。」劉雨晨還說,在日照,她和幾位香港同學相約海邊觀日出,定格一次青春最美好的決定。
「分配任務時,特別感謝組長和同伴們,秋樺姐跟我說只管大膽去嘗試,不行她會兜底。」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曹逸琳很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持與陪伴,她覺得這也是范長江行動十分寶貴的地方。到訪的每一座城市都留下了她和同伴們的腳印和一路的歡聲笑語。
來自香港教育大學嚴鈺儀坦言,和小夥伴的交流讓她汲取了許多能量和知識,她祝願大家能永葆初心,做出有溫度的內容。
每晚的編前會上,分組後的傳媒學子積極「搶」選題;面對採訪對象,他們踴躍提問。每一次協作採訪,分工明確,有拍照、有錄視頻,有文字採訪,他們在實踐中磨礪新聞觸覺。每一篇見報稿件,也都化作了成長的養分。\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殷江宏、胡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