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謝瑩瑩報道:郵政署於本月中連續三日分別在港九及新界區試行三部郵資標籤售賣機,冀取代舊的電子郵票售賣機。
最高面額403.5元
新機器配備可觸屏幕,增設查詢郵費及八達通支付功能,可根據郵寄地區及重量自動算出面額,最高面額為403.5元,預設面額亦由原本的四款增至九款。有市民試完新機後讚嘆,電子支付好方便,「唔使下下用散紙」。
新的郵資標籤售賣機外形為草綠色,設有電子監控鏡頭及供市民量度信件的量度尺。新機提供兩公斤以下的本地、平郵及空郵服務,與舊機最大分別是,市民按地區查詢郵費,比如要寄去日本,便可直接點擊日本,再輸入重量,便可知道郵費,購買數量不等的郵資標籤。新機亦較舊機新增$3.2、$3.4、$4.6、$4.8及$5五款郵資標籤面額。但新機不設秤重功能,市民需提前稱重。
郵政署組織發展部策劃及發展科總經理呂保存介紹稱,新機出售的郵資標籤具有自動黏貼功能,以熱能打印機印製,如同便利店收據一般,放置陽光及潮濕地方會掉色,僅可保存三個月至半年。郵資標籤右上角的面額可隨信件重量靈活變動,不似郵票般「死板」。署方統計,試行三日,郵資標籤日銷量有250至280張,市民反應良好。
50歲的司機梁先生在郵政總局對面上班。他稱,被新機的外形吸引,於是嘗試購買面值兩元的郵資標籤,寄送本地信件。梁先生大讚郵資標籤較郵票方便很多,「好似貼紙咁,一貼就得。」以往在櫃位買大量郵票要排隊,現時不到一分鐘就可買到不止一張。
郵政署於本月先後在尖沙咀郵政局、中環郵政總局及元朗郵政局新設三部郵資標籤售賣機,供市民在聖誕或過年等郵局職員放假的日子自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