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港產月球軌道探測器「月閃」2028征空

時間:2025-11-23 05:02:44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國家重大航天任務,香港理大獲批嫦五月壤樣品,進行「月壤中找水」研究。圖為香港理大太空資源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演示通過分析設備對月壤樣本進行研究的情形。\中新社

  「十五五」規劃即將啟動,航天強國建設邁入新階段。11月22日,以「開放合作,AI賦能,促進空間科學跨越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在北京開幕,10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作為香港科研機構代表,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蘇萌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透露,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國家重大航天任務,並展現強勁的科研實力與戰略價值。

  蘇萌表示,繼嫦娥六號後,香港將繼續深度參與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天問三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此外,香港將「向月球進發」,在2028年前後發射「月閃」探測器,以觀察月球上的流星。「未來五年將是激動人心的五年,希望我們能融入國家與世界空間科學快速的發展進程中。」蘇萌說。\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十五五」規劃建議首次納入航天強國建設議題。「十五五」期間,嫦娥七號、八號將發射,完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建設。中國有望實現首次載人登月。在深空探測方面,首次目標小行星採樣返回的天問二號,以及將實現對火星採樣返回的天問三號任務都將穩步推進。

  蘇萌表示,在這一國家戰略背景下,香港參與國家重大航天任務的方式多種多樣。香港理工大學此前長期參與嫦娥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測工程,並出色完成任務。當前,香港理工大學正與航天科技集團合作推進載人月球車初樣研製。香港科技大學主導研發的多功能月面作業機器人將助力嫦娥八號任務。

  港續為國家輸送載荷專家等人才

  蘇萌詳細介紹了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在參與中國探月、探火計劃的情況。他表示,港大實驗室正與總部位於夏威夷的國際月球觀測協會合作,為嫦娥七號聯合研製ILO-C小型廣角光學望遠鏡相機,預計2026年隨任務發射,用於從月球拍攝銀河系。實驗室還聯合深圳大學與COSPAR(空間研究委員會)共同推進天問三號載荷研製。

  在月球樣品與數據研究方面,香港團隊亦獲得國家支持。蘇萌表示,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團隊已獲批嫦娥五號、六號月球「最年輕和最古老」的樣品,開展前沿科學研究,並將持續參與天問系列任務的數據解讀與深空樣品分析,為天體起源等基礎科學問題提供支撐。同時,香港已有載荷專家入選第四批預備航天員,「十五五」期間香港將繼續為國家輸送載荷專家、科研工程師等專業人才。

  香港深空探測填補國際空白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港大太空研究實驗室正籌劃於2028年前後發射香港首顆月球軌道探測器─「月閃」。蘇萌透露,「月閃」任務獲得特區政府相關經費和香港(國際)航天慈善基金會的支持,旨在「觀察月球上的流星」。「所謂『月閃』,就是月球因微隕石撞擊產生的瞬時光學現象」,蘇萌說,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此類觀測對地月空間環境評估及未來人類月面活動安全都至關重要。目前,全球尚無專門環月觀測設備,「月閃」任務有望填補空白,極大提升香港在國際深空探測領域的影響力。

  蘇萌透露,「月閃」任務也將與內地聯合進行。其中,探測器的望遠鏡將在香港本土製造,航天器設計也在香港開展,具體製造與測試將在內地聯合多家機構完成。運送「月閃」前往月球軌道的火箭,亦有多間內地航天機構感興趣。此外,港大還在深度論證利用月球背面開展甚低頻射電天文觀測,這有望填補人類最後的一塊「缺失的宇宙電磁波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