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建議》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圖為在深圳舉辦的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簡稱「灣芯展」)上引人矚目的半導體設備企業新凱來的展位。\中通社
28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發布,當中提到,「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顯著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快速突破,並跑領跑領域明顯增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建議》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生物製造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並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大公報記者 郭瀚林北京報道
《建議》強調,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
提高投入比 長期支持基礎研究
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建議》要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採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優化有利於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環境,產出更多標誌性原創成果。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建議》提出,統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增強體系化攻關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
《建議》還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和集約高效利用,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更新和數智化改造。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薄弱地區覆蓋和通達保障。健全多元化、韌性強的國際運輸通道體系。優化能源骨幹通道布局,加力建設新型能源基礎設施。
專家:點亮科創「無人區」
「科技實力直接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能走多快、走多遠。中國要領跑第四次產業革命,就必須自己掌握原創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教授徐佳賓表示,在中國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建議》提出部署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攻關,就是要在「無人區」點亮路燈,為產業鏈安全、價值鏈躍升提供「根基」。「科技創新的最終價值,要在產業實踐中體現。」《建議》突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由企業牽頭整合創新資源,讓科研方向更精準、成果轉化更順暢。
他還指出,「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了應用場景、算力支撐。推進數字基建的過程中,會帶動芯片、操作系統、工程技術等領域的自主創新,這些技術成果又能反哺實體經濟,推動智能製造、智慧交通等產業升級,形成「基建賦能創新、創新反哺基建」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