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元首會晤 料有階段性成果公布

時間:2025-10-30 05:02:39來源:大公报

  圖: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大豆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價格將下跌約40%。圖為美國豆農在農場查看大豆長勢。\路透社

  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教授胡麒牧對《大公報》表示,他對此次中美元首會晤的成果持積極樂觀態度。經前期多輪博弈,美方已清晰了解中國的立場與底線。中美元首會晤作為最高層級對話,絕非無意義的務虛之舉。而中國的外交向來秉持務實謹慎風格,傾向於避免無成果的會面,若雙方未形成初步共識、缺乏成果儲備,此次會晤大概率也不會促成。因此,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有望帶來積極消息,料有階段性成果公布。

  美方迫切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

  胡麒牧指出,近期中美經貿會談呈現出「變幻無常」的特徵,美方在談判中頻繁通過自媒體釋放強硬言論,隨後又快速轉向,這種反覆無常的行事風格,實質是對美國政府公信力的持續透支。對美方而言,長期貿易戰將會為其帶來雙重壓力。一方面,其國防、軍工等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面臨供應鏈「卡脖子」風險;另一方面,美方領導人面臨國內巨大民意壓力,迫切希望在外交領域,尤其是對華關係,取得突破性成果以改善處境。

  胡麒牧說,事實上,中方早在「特朗普1.0時代」便已着手布局,通過推進RCEP、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等舉措,持續降低對美國市場與產業體系的依賴,並取得顯著成效。這也成為中方在當前「2.0時代」談判中保持從容的重要基礎。本質而言,經貿談判的核心支撐是實力,而非短期策略。隨着中國在科技、高新技術產業及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美方在談判中的焦慮感將持續加劇,中方的戰略優勢也將進一步凸顯。\大公報記者朱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