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華社
中共中央24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從「十四五」看,中國利用外資,一是「量穩」,二是「質優」。下一步,開放也好,引資也好,中國都不搞損人利己、零和博弈那一套,而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王文濤強調,我們既看GDP(國民生產總值)也看GNI(國民總收入),既重視「中國經濟」,也重視「中國人經濟」對於「積極擴大自主開放」部署,王文濤說,我們要兼顧中國之需與世界之盼,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北京報道
讓中國成為全球創新試驗場利潤場
圍繞「十五五」時期對外開放等內容,王文濤介紹說,四中全會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了專章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開放工作的高度重視,釋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強烈信號。
王文濤進一步說,當前儘管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但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進博會「越辦越好」,在自貿試驗區開展開放試驗,宣布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以自身開放促進共同開放,為世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王文濤表示,關於「十五五」時期開放工作,《建議》作出多項重要部署,「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排在首位。
王文濤介紹,我們的開放兼顧中國之需與世界之盼,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市場准入和開放領域。圍繞擴大經貿「朋友圈」,加快推進區域和雙邊貿易投資協定進程,擴大高標準自貿區網絡。聚焦打造開放高地,搞好各類開放試點試驗。
投資中國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王文濤還表示,我們要擦亮「投資中國」品牌,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落實好「准入又准營」,營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引導產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我們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視「中國經濟」也重視「中國人經濟」。
王文濤指出,中國現有14億多人口,未來十多年中等收入群體將超過8億,市場潛力巨大。我們將大力提振消費,打造「購在中國」品牌,讓商品和服務消費都「火」起來;我們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產業發展,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應用場、利潤場;我們將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許多跨國公司告訴我們,「投資中國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服務業是未來開放重點
王文濤強調,我們要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我們常說「外企不是外來客,而是一家人」,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也是外企的機遇。我們將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要求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服務業是接下來開放的重點,要擴大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開放試點,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把企業的「需求清單」變成我們的「服務清單」,擦亮「投資中國」品牌,讓外資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