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部署了「十五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其中排在前四項的依次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體經濟根基;科技自立自強是核心驅動力;強大國內市場可提供騰挪空間和迴旋餘地;市場經濟體制是促改革、穩信心、穩預期的制度保障,它們共同確保未來中國經濟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而列在第五項的,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二十屆四中全會備受世界關注,牽動國際市場。當前,單邊主義、保守主義甚囂塵上,西方霸權大國倒行逆施,極盡打壓圍堵之能事,而且翻雲覆雨,朝令夕改。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成為護航全球化、保障產供鏈、維護自由貿易的堅定力量。
四中全會再度向世界釋放了開放新強音,在波譎雲詭的變局中,提供了寶貴的穩定性、確定性。「十五五」期間,中國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這一攬子舉措,是中國踐行大國責任、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莊嚴承諾。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全會閉幕的第二天,中美貿易談判將於24日在馬來西亞舉行。這是本輪談判以來,第一次在亞洲、第一次在非西方國家舉行,也是談判地點距離中國最近的一次。可以說,四中全會的戰略擘畫,為下一階段中美博弈提供了清晰大邏輯,亦是信心和底氣所在。
中國的穩定性、確定性以及優良營商環境,也吸引眾多跨國資本「用腳投票」。譬如,10月22日,空中客車公司在中國、也是在亞洲的第二條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在天津投產。在其全球10條總裝線中,中國佔到五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其中出口增長7.1%,外貿「向上」「向新」勢頭愈加明顯,「新三樣」、鐵道電力機車、電子信息、風電設備等出口動力強勁。
可以說,「十五五」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也是世界的新機遇。中國有分享紅利的合作誠意,也有絕不向威脅遏制低頭的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