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無人機巡查十五運會比賽場館。\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大公報訊】記者敖敏輝廣州報道:除了建立粵港澳三地理賠協作機制外,中國人保還推出「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據中國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商團部負責人楊卓介紹,中國人保的角色從一個「事後賠付者」轉變為一個「事前及事中風險管理者」,即主動識別、評估、預警並介入干預,通過一系列科技賦能的技術和手段,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和損失。
據悉,中國人保團隊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體育中心風險數據庫」。數據庫整合了各項數據,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幫助識別和評估安全隱患。同時,結合多名專業工程師現場查勘討論,研究制定科學的風險減量建議,減少事故發生概率。
楊卓舉例,在場館關鍵設施,通過部署水浸物聯設備、紅外監測設備,實時監控重要場館安全狀態,一旦發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生成警報,減少損失。又例如,在公共區域、賽道、建築外圍結構等方面,利用無人機巡防,通過高清攝像頭結合人工智能識別算法,發現潛在風險。
另外,運用數字孿生技術,為關鍵賽事場館和路線創建了虛擬模型。通過萬象雲系統模擬各種突發狀況,如火災、斷電、人員緊急疏散等,進行多次應急演練和推演,為場館的安全標識、消防應急設施配置、應急預案等提供優化建議,確保在真實事件發生時,響應流程是最優、最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