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網絡名人走進敦煌 觸摸中華文明厚度

時間:2025-10-05 05:02:32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網絡名人們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打卡。\大公報記者郭濤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濤敦煌報道:「當我站在第八屆敦煌文博會的開幕式現場,看着各國嘉賓齊聚一堂,共話『一帶一路』文明願景,那種國際視野帶來的欣喜與震撼,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甘肅的開放胸襟。」長期在香港生活的張玉琳,談及敦煌文博會之旅,依然難掩激動。

  9月20日至22日,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敦煌舉行。在這場以「加強文化交流,促進文明互鑒」為主題的盛會中,來自97個國家、8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300多位境外嘉賓參會,香港不僅派出包含駐京辦代表、企業家的代表團,香港天籟樂團和香港中樂團等還帶來了專場演出,成為兩地文化聯動的生動註腳。其中,由甘肅省委宣傳部、香港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聯合主辦「香港網絡名人走進敦煌文博會」,讓來自香港的網絡名人帶着對中華大地的好奇與嚮往,踏上了這片承載千年文明的土地。

  香港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主席高松傑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聆聽中外嘉賓圍繞文明互鑒展開深入對話後,對「絲路精神」有了更加直觀認知:「這是實實在在的交流與合作,是不同文明攜手共進的生動實踐。」

  除了文博會的國際風采,甘肅絕美的自然風光與厚重的人文遺產,也給來自香港的網絡名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在鳴沙山東麓,斷岸上綿延1600餘米的莫高窟洞窟群,讓書本中「絲路明珠」的描述瞬間化為直擊心靈的震撼。735個現存洞窟裏,4.5萬多平方米的壁畫色彩依舊鮮活。「以前只在書本和紀錄片裏見過莫高窟,今天親眼看到,才明白為什麼它能成為世界奇跡。」參加活動的關茵瑕說。  

  此次甘肅之行,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啟蒙之旅。

  兩地合作潛力巨大

  高松傑坦言,面對莫高窟的千年壁畫,他觸摸到中華文明的厚重與包容──莫高窟壁畫裏的西域紋飾,是不同文明交融的印記;文博會上的中外交流,是絲路精神的當代延續。張玉琳也表示,甘肅的文化深度與香港的國際廣度,是「天作之合」,讓她看到了兩地合作的巨大潛力。

  「這種生動直觀的文化交流,對於打破信息隔閡、增進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知,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香港大灣區青年教育協會總幹事張靜茵說,計劃下一年度組織專題學習交流團,讓更多香港青年親身來到敦煌,理解絲路精神的時代意義,增強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這次旅程讓我看到,香港與甘肅的合作,遠不止於旅遊。」張玉琳提出,或許兩地可以探索建立更深入的「文化數字夥伴」關係,利用香港在數字化、國際傳播方面的優勢,將莫高窟等文化寶庫以沉浸式VR體驗等更前沿、更吸引年輕一代的方式推向全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