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遊客在小南門早市品嘗特色肘子夾饃。\受訪者供圖
「油茶麻花,熱乎出鍋嘞!」「西安特色甑糕,甜得很!」國慶假期首日清晨6時,位於西安明城牆南城牆內側的小南門早市卻已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高昂的「秦腔」吆喝聲,還有到處「滋滋」的烹炸聲,短短300多米街道匯集的數百個攤位,幾乎每個攤位都忙得不可開交。
肉夾饃攤前,只見師傅一邊照看着爐子裏正在烤製的燒餅,一邊手法嫻熟地將外酥裏嫩的白吉饃對半切開,再夾上剁碎的臘汁肉,完了還不忘澆上一勺靈魂肉汁。那邊賣甑糕的師傅不停用鏟子刮着鍋沿,白色的糯米疊加着紅色的棗泥,混合着熱氣,散發出甜蜜的香氣。此外,還有西安本地人最愛的麻辣鮮香的肉丸胡辣湯、熱乎的油茶麻花、放入油潑辣子的豆腐腦、表皮香酥的菜盒等等。
「國慶假期旅遊第一站來西安早市,算是真來對了。」一手捧着兩個肉夾饃,另一手提着一袋子火紅的石榴的上海遊客張鳴說,早市是「沉浸式」深度體驗城市生活的絕佳場景。「我覺得比起千篇一律、走馬觀花式的景點打卡,最接地氣的早市,或許更符合現代人深入城市生活旅遊的期待。」
而對於接連兩天打卡西安早市的甘肅張女士而言,這樣的早市不僅是她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站,也是構成了城市記憶中的重要一環。「古樸厚重的城牆、地域特色的美食,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每一處細節都訴說着這座城市的故事。舉着肉夾饃,以城牆為背景,拍出來的照片太有質感了。」\大公報記者李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