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海綿城市」之父俞孔堅 倡「與水共生」

時間:2025-09-28 05:02:36來源:大公报

  圖:今年9月初,「海綿城市」之父俞孔堅於巴西建築與城市規劃委員會國際大會上發表演講,呼籲直面氣候變化「與水共生」。

  中國著名建築師、「海綿城市」倡議者俞孔堅教授日前在巴西不幸墜機遇難。中國外交部27日再度就此回應記者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中國公民在海外的安危。外交部會同巴西方面共同做好事件善後。中方對俞孔堅教授及巴方人員不幸遇難再次表示哀悼。外交部將指導駐巴西使館全力做好相關工作。

  「城市應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理論是俞孔堅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帶領團隊在全球250餘座城市完成上千項目,倡議「與水共生」。據了解,事發時他正拍攝關於「海綿城市」的紀錄片,為此來到世界最大的天然濕地、被譽為「最後的伊甸園」的巴西潘塔納爾地區。在俞孔堅工作vlog中,他說:「我的探秘,才剛剛開始。」潘塔納爾濕地之行,成為他生前留下的最後影像。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南方都市報報道:當地時間9月23日,俞孔堅在巴西潘塔納爾地區開展生態考察時,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享年62歲。公開消息稱,事發時俞孔堅一行4人在附近拍攝紀錄片,估計試圖降落,飛機撞擊地面後發生爆炸,距離南馬托格羅索州阿奎多納市約100公里。當地時間9月25日,巴西民航局新聞顧問應詢表示,巴西航空事故調查與預防中心正在主導調查工作,調查仍在繼續。

  外交部兩度回應 沉痛哀悼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於25日例會上表示,中方對俞孔堅教授不幸離世表示沉痛哀悼,向他的家屬表示誠摯慰問,中國駐巴西使館將繼續協助善後。中國外交部27日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對俞孔堅教授及巴方人員不幸遇難再次表示哀悼。

  巴西民航局提供的文件顯示,失事飛機是1958年製造的塞斯納175型飛機,單引擎,4個座位,最大起飛重量1066公斤。飛機適航狀態正常,適航驗證證書(CVA)有效期至2025年12月,但使用範圍僅限於私人飛行。

  根據巴西民航局定義,「空中出租」是一種商業客運方式,其行程費用由客戶與航班負責人直接協商確定。文件還顯示,墜毀飛機僅獲准在日間飛行,並未配備夜間或惡劣天氣飛行設備。

  俞孔堅於9月19日出席在巴西聖保羅舉行的「第14屆聖保羅國際建築雙年展」,應邀作開幕主旨報告。雙年展期間,主辦方特別策劃俞孔堅個人作品展,系統展示其倡導「海綿城市」理念落地應用。

  1963年4月,俞孔堅出生於浙江金華東俞村,17歲考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完成本科和碩士學業後,1992年赴美深造,1995年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

  俞孔堅從中國傳統農耕智慧中獲得靈感──比如桑基魚塘原理──在城市中建立海綿系統,調節河水之豐儉,緩解旱澇災害,「讓自然系統做工」。作為國內最早提倡「海綿城市」的學者之一,他科學設計並檢驗一系列基於自然的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模式。

  在俞孔堅推動下,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等。

  團隊上千項目 遍布全球250多座城市

  多年來,俞孔堅作為國家特聘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持續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與城市規劃發展建言獻策,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他帶領團隊在全球250餘座城市完成上千個項目,通過濕地、海綿公園、透水鋪裝、綠色屋頂和可淹沒空間等措施,進行城市生態修復,為改善各地人居環境、應對全球生態危機,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