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四五」成就/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深港穗創新集群冠全球

時間:2025-09-19 05:02:43來源:大公报

  圖:在深圳優必選科技展廳內,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演示搬運物品。\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18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成就。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十四五」這五年來,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深圳─香港─廣州躍居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

  談及區域科技創新問題,科技部副部長林新表示,「十四五」以來,國家不斷加強區域統籌、央地協同,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形成全國一盤棋。重點打造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國際科創中心,布局建設成渝、武漢、西安等區域科創中心,鼓勵各地立足自身稟賦、鍛造科技長板,初步形成高地引領、梯次聯動、優勢互補的區域創新格局。

  「北京原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基礎研究經費支出佔比超過16%;上海產業創新實力快速提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人民幣;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新集群。」林新說。

  推動深港跨境知識產權證券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向《大公報》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大灣區創科的賦能核心,在於構建了「國際資本+內地創新」的無縫銜接生態。這種賦能並非簡單的資金注入,而是通過制度創新與市場優勢,破解了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發展瓶頸。香港可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重專利」的特點,推動深港跨境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協助其僅憑技術成果就實現跨境融資,融資成本顯著下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