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從2019年至今,海南榴槤種植面積已超過4萬畝,國人「榴槤自由」的夢想已不再遙遠。/大公報記者何玫攝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榴槤進口國。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榴槤進出口貿易總量不足30萬噸,2024年中國榴槤進出口貿易總量攀升至156萬噸,進口額近70億美元。面對持續高漲的消費需求,國產榴槤產業應運而生。
2019年,海南保亭三道鎮的40餘棵景觀榴槤樹喜獲豐收,成功打破了「海南不適宜種植榴槤」的陳舊觀念,由此開啟了海南國產榴槤規模化種植的浪潮。海南利用人工智能賦能農業,無人機、自動灌溉、蟲情測報儀、大數據平台等等先進技術都應用於榴槤種植。時至今日,海南榴槤種植面積已超過4萬畝。國人「榴槤自由」的夢想已不再遙遠。/大公報記者 何玫 通訊員 安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海南歷史最久的榴槤樹在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是1958年從馬來西亞引進的,至今已有68年歷史。榴槤屬熱帶作物,「喜炎熱濕潤氣候」,全年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為22℃-33℃;但它又怕高溫,溫度過高會導致葉片乾枯;另外,榴槤「需水還怕澇」,水多了根部就會缺氧腐爛;且通常要5-8年才會結果,投資大、收益周期長,種植它無疑是極大的挑戰。從2019年開始,海南陸續有公司和個人投資種植榴槤。
種出金枕貓山王黑刺等品種
海南鴻翔農業集團優旗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福旺告訴記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槤進口國和消費國,主要從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進口榴槤。優旗農業公司自2020年系統性規模化種植榴槤,突破傳統認知中「中國不適合種榴槤」的局限,依託熱帶氣候和科研支持,繼2023年首批榴槤上市後,至2025年,海南榴槤種植面積已超4萬畝,其中,優旗公司種植面積達1.4萬畝,成為國內最大的榴槤生產基地,主要種植金枕、貓山王、黑刺等品種,基地分布在三亞、樂東、保亭和陵水等地,今年的產能大概能達2000噸左右。
在海南三亞育才生態區優旗大嘴鳥榴槤一號基地,記者看到,成片的榴槤樹上掛果纍纍,定時起飛的無人機在果園上空巡視;通過自動灌溉、人工雨系統、水肥一體化裝置等精準調控,果樹可實現全天候環境調節;蟲情測報儀、孢子分析儀、大數據平台等技術手段則為榴槤成長提供全周期服務……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顯示着各種數據的匯總情況。在這裏,智慧農業已成為「標配」。
建首個自主榴槤品種認證體系
楊福旺表示,經過3年多種植技術的摸索和研究,他們採用了自主創新的榴槤、檳榔、香蕉、鳳梨的立體種植模式,通過「以短養長」(短期經濟作物與榴槤間種),增加農民的收入保障,帶動了廣大種植戶的積極性。據介紹,大嘴鳥榴槤成功建立了海南榴槤160多道數據管控生產管理技術指標體系,制定出了三亞榴槤種植和果品的團體標準。並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合作,首次完成了國產榴槤DUS標準制定,檢測指標:特異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穩定性(Stability),其意義在於建立了中國首個自主榴槤品種認證體系,突破了種質資源壟斷。據悉,三亞榴槤種苗存活率已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