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竹門日語/寄 宿\簡嘉明

時間:2025-09-05 05:02:25來源:大公报

  有家長為子女申請入讀香港為數不多有宿舍的中小學,希望子女學習獨立和守規,減少對父母及家傭的依賴,在本地而言,這是比較特別的安排。

  大學生入住宿舍則較順理成章。既然已進高階學府,跟同學住在一塊,既可方便安排上課及課外活動的時間,也有利融入群體。在擴闊社交圈子之餘,加速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無疑有利建立愉快的校園生活。

  筆者讀的小學、中學及大學都設宿舍。小學和中學在同一學校,由於校園面積大,撥一兩層校舍作宿位不是問題。然而,只有很少數人會選擇寄宿,大多是家在澳門或父母長年不在港的同學,生活方式對其他同學而言是頗為神秘的。由於宿舍不對外開放,所以我們都沒看過宿生的實際居住環境,只知她們有舍監照顧,傳聞規矩如校風一樣極為嚴格,課後時間分配都要按規定,連「開夜車」溫習也因不利健康而不被容許。在同學心目中,寄宿生活跟同齡人的成長方式大不同。

  大學時期,學校的宿位不足,申請寄宿有計分制。家居距離、課外活動數量、在校的貢獻等也是分數多寡的關鍵,因此不少人為了宿位加入不同範疇的校隊外,也會主動當宿生會職員和擔任院系代表等,筆者就是其一。大學自由的生活是不少人難忘的成長經歷,現在的大學宿生可能寧願在房中上網打機,但在智能手機還未面世的年代,宿舍大廳就是主要的聚集場所。尤其男生或男女生共用的宿舍,門禁沒那麼森嚴,晚上不少人在聊天、開會、吃宵夜,非常熱鬧。不過當時我住女生宿舍,規矩比較保守,晚上有門禁、非宿生不能留宿、日間只容許男生在大廳短暫等候。相信現在的大學宿舍已不會這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