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盛會浪接浪 中國機器人在「領跑」

時間:2025-08-15 05:02:38來源:大公报

  圖: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開幕。圖為開幕式上共同合唱主題歌《智競向未來》。\中新社

  從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鳴槍起跑,到第十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數百機器人集體「炫技」,再到昨晚開幕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來自全球16國的500餘位「鋼鐵健兒」在「冰絲帶」(北京國家速滑館)角逐金牌。「機器人總動員」一浪接一浪在華舉辦,展現了中國在發展人形機器人上的強大實力—中國正在定義產業新賽道,中國機器人正在加速「奔跑」;同時,也揭示了技術正在快速迭代升級,將帶來生產力的深刻變革。

  業界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在部分真實工業場景的工作效率已達真人的70%以上,明年有望達到90%。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景」的願景正在加速實現。\大公報記者 郭瀚林北京報道

  自央視春晚上宇樹機器人驚艷觀眾的「大秧歌」以來,人形機器人以超乎想像的速度闖入大眾視野。前不久閉幕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200餘家機器人企業帶來1500餘件展品。記者注意到,機器人不再是只能進行簡單動作的展示品,還走進了工廠、超市、居家服務等實際應用場景。星動紀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建宇接受大公報採訪時透露,伴隨着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與端到端技術的快速成熟,人形機器人在部分真實工業場景的工作效率已達真人的70%以上,明年有望達到90%。「現在,軟硬件還需一定階段的打磨,假以時日,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水平也是可能的。」

  自主換電 7×24小時作業成真

  人形機器人電池續航問題一直是行業一大制約點。在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優必選展台,Walker S2現場展示了熱插拔自主換電技術。作為全球首個可自主換電人形機器人,其首創的雙電池動力平衡技術能確保換電過程中的持續供電,換電時間更是僅需3分鐘,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作業能力。

  「過去一年,我們在探索解決電池問題,但電池屬於基礎理論革新,並非一年就能完成。既然電池續航問題無法解決,那就解決換電問題。目前產品自動換電,可能在10多秒內將電池替換完畢。」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說。

  今年融資額逾240億 已超去年全年

  今年上半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融資總額已超過240億元人民幣,已超去年全年。人形機器人作為全球範圍內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加速與市場規模化擴張的關鍵窗口期。

  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要按照「三步走」戰略:先發展文體娛樂服務,再進入工業領域,最後進入家庭民生場景。他指出,回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從技術突破到商業化落地大約用了25年時間。而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業界正在探索能否通過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將這一發展周期大幅縮短至10年以內。

  中國正在定義機器人產業新賽道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日前介紹,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去年中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佔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2/3。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已應用於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

  在國際競爭中,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地位也一直備受關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面對「中美機器人競速誰領跑」之問,江磊直言,中國正在定義產業新賽道:「我們過去做機器人就是對標美國。現在你會發現,超無可超!而且你問美國公司機器人往哪個方向落地根本說不清楚,只有中國有巨大的市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