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外賣大戰:狂歡背後的隱憂\關爾

時間:2025-07-29 05:02:09來源:大公报

  最近,內地外賣市場被一場白熱化的「價格大戰」攪得硝煙四起。打開外賣軟件,滿屏都是「三十五減三十、十六減十六」的優惠券,真金白銀的補貼讓外賣「羊毛」瞬間漫天飛舞──三點九元可買兩杯咖啡,「零元購漢堡」也不再是夢想……

  一輪外賣大戰下來,平台訂單量屢創新高,餐飲店生意火爆,騎手們忙得不可開交,消費者更是「戰果」纍纍:有人冰箱裏堆滿數十杯奶茶,有人廚房裏囤夠了一周的食糧。大家都不禁感慨,「真正的商戰原來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後,隱藏着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事實上,經過多輪殘酷廝殺的外賣市場已是一片充分競爭的紅海,商家的利潤空間早已觸底,再壓就可能虧本;騎手的配送時間被精確到分鐘,再壓縮就要犧牲安全;平台每單僅賺幾毛錢,利潤薄如蟬翼。這種情形下強行開打價格戰,能壓縮的恐怕只剩下外賣的質量了。消費者或許能一時嘗到低價的甜頭,但長久來看,吃到嘴裏的食物品質難免大打折扣。

  其實,在外賣這件事上,橫亙在消費者心頭的真正痛點,是餐盒裏的飯菜有沒有地溝油的陰影、能不能吃得安心健康?可如今的平台大戰,恰恰繞開了這些核心問題,在成本的鋼絲上鋌而走險,打着「用戶優先」的幌子項莊舞劍,實則想通過價格戰跑馬圈地搶奪市場。

  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應當是針對消費者痛點大打「價值戰」。平台可以投入資金建立更嚴格的商戶審核機制,用技術手段追溯食材來源,讓每一份外賣都能找到清晰的「身世檔案」;可以開發更智能的食安監控系統,對後廚衞生進行實時監督,讓「陽光廚房」成為標配;可以建立更完善的投訴反饋渠道,讓消費者的每一次質疑都能得到及時回應。

  只有當平台把競爭焦點從「誰更便宜」轉向「誰更可靠」,從「誰補貼多」轉向「誰體驗好」,才能真正把行業競爭的水位往上提,也才能讓外賣行業真正回歸服務的本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