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51年,哈爾濱電機廠成功製造中國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在四川下硐水電站。
新中國成立伊始,國家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水輪發電機組是什麼樣子。但中國工程師們克服困難、自力更生,終於在1951年設計製造成功新中國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組。作為新中國水輪發電機組的「長子」,這台水輪發電機組的誕生,實現我國發電設備製造業「零」的突破,揭開我國電力裝備工業發展史的序幕。
1951年初,東北電工局第四廠收到了中央指示,為使被國民黨特務炸毀的四川下硐水電站盡快恢復發電,需要搶製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輪發電機組。儘管困難重重,中國電機工程技術專家們經過不懈努力,還是逐一克服了扇形沖片、定子和轉子等部件的生產難題。1951年12月,最後的轉子超速總裝試驗進入關鍵時刻。高速旋轉的電機如果出現故障,可能會像一枚重磅炸彈一樣四散濺射碎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人們用沙袋在外圍堆起一圈1米多厚、2米多高的圍牆。
看着負責水輪發電機設計的工程師吳天霖爬上發電機的頂端,周圍人都緊張地握緊手心。當吳天霖細心查看運轉情況,測量完風速,發電機緩緩停轉了。他起身擦掉一頭汗水說:「成了!」那一瞬間,周圍爆發出長久不息的熱烈掌聲。試驗成功的機組,馬上被安裝在四川下硐電站,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