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把脈教育/培養拔尖人才 一定要破除刷題積弊

時間:2025-07-14 05:02:35來源:大公报

  圖:丘成桐(中)與學生進行交流。\清華大學供圖

  談及目前中國的備考方式時,丘成桐用「很糟糕」來形容。他指出,學校基本上要求學生不斷「刷題」,刷到小孩子對學問完全沒有興趣。他表示,目前就讀少年班的這批學生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學生,一定要花很多功夫去培養他們。這些學生最小的12歲,展露出很強的能力,同時還很活潑,也很有志氣,對學問很有興趣,願意追求真知。

  「小孩子從很小開始就接受刷題的訓練,思考方式慢慢固化,上大學之後的思路還是刷題的思路,但解題不是做學問的目標。我們必須要從中學階段就改變培養拔尖人才的方法,開闢特殊的途徑,提拔出一批年輕有為的學者。這是我這幾年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這些學生將會改變中國的數學。但是,要完成高水平的研究,我們還需要花大力。」

  數學皇帝 由哲學出發

  對於學問,擁有宏觀的、全局的思考,是丘成桐成功的關鍵。紐約時報曾不吝溢美之詞地稱讚他為:「數學皇帝」。當記者問及取得成功的根源,丘成桐不假思索地答到,他做學問的態度得益於父親的影響。儘管十四歲喪父,但父親丘鎮英作為一名哲學家,對他早年的培養,奠定了丘成桐一生探索學問的追求和品味。「哲學不單單研究一個小問題,也研究不同學科的關係、中外哲學的比較,所以我看事情喜歡看全局,從各種各樣的聯繫之中找出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

  對於學科的發展,他也秉持宏觀和歷史的視角。在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工作半個世紀的丘成桐認為,中國要成為一個主流的科技大國,一流的研究院、一流的研究生是關鍵所在。從各國基礎學問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美國、歐洲還是近鄰日本,都是如此,「相對來講,中國研究院的水平和研究生的能力,比科技強國還有一定差距。」

  「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已經培養了一流的本科生,目前研究生的培養至關重要,成熟的青年學者是改變科技發展航道的生力軍,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工業革命建立在基礎科學的發展。計算機科學的興起也建立在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的突破之上。比如,圖靈獎主要獎勵基礎理論研究的科學家,其中不少都是數學家。」丘成桐分析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