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日內瓦會談後,兩國談判將何去何從?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在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中方的核心目標並不在於單純獲取對美施壓後的某種回應性成果,而是致力於維持經濟全球化發展。針對90天「暫停期」,周密指出,要認識到涉及的問題錯綜複雜,因為美方不僅持續指責中國,還在新議題上不斷對華施壓,採取更為嚴厲且具歧視性的做法。
90天「暫停期」後,中美雙方極有可能在許多方面展開更為激烈的博弈。中美經貿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究竟是走向弱肉強食的態勢,還是互利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格局,中美經貿關係都將發揮關鍵作用。
周密簡介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指導教師,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涉外法治基地實務導師,CGTN時事評論員。2022年掛任廣西商務廳黨組成員。
•主要研究領域:對外投資合作、服務貿易、國際規則與協議,公開發表文章700餘篇。
態度堅定
「中國致力於維持中美關係以互利共贏為前提,充分尊重彼此的發展需求,與此同時,也絕不會放棄自身堅守的原則。」
問:中國對美對等反制,堅決反對霸凌,首輪談判遠超所有人預期表明什麼?
周 密:
這表明中國決不放棄自身正當權益,始終捍衛多邊主義。在面對美國的關稅霸凌行為時,中國自始至終秉持着堅定且理性的態度,未曾有過絲毫動搖,而是明確且公開地展現給世界。中國通過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多次發表聲明等多種方式,清晰且堅定地強調自身立場,即致力於維持中美關係以互利共贏為前提,充分尊重彼此的發展需求,與此同時,也絕不會放棄自身堅守的原則。
美方主動求和,是因為其並不願意與中國脫鈎。過去一個月,高關稅已給美國經濟帶來不小壓力。中美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兩個經濟體,雙方貿易影響廣泛且複雜。若中美能停止繼續升級關稅,對全球經貿發展和市場信心恢復至關重要,這有利於進一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也為各方帶來了更多機會。
挑戰仍在
「中方這種態度最終取得了一定效果,不過在中美達成磋商機制並啟動相應工作後,其實仍有許多事情要做。」
問:對中方來說是否意味着重大勝利?讓外界看到了什麼?
周 密:
對中方而言,這不能算作重大勝利。中方的核心目標並不在於單純獲取對美施壓後的某種回應性成果,而是致力於維持經濟全球化發展。中方堅持的原則十分清晰,即遵循多邊規則解決問題,避免採取以強凌弱的方式對對方施壓。我認為,中方這種態度最終取得了一定效果,不過在中美達成磋商機制並啟動相應工作後,其實仍有許多事情要做。因此,這並非取得最大勝利,而是開啟了一個充滿挑戰的新階段。
相向而行
「雙方建立了相關機制,該機制明確了雙方下一步將相向而行,進一步推動通過磋商方式解決問題。」
問:聯合聲明中,您認為最關鍵信息是什麼?稀土出口管制、高科技產業政策等美方長期施壓的關鍵議題未列其中,意味着什麼?
周 密:
聯合聲明中,我認為最關鍵的信息體現在兩方面。其一,雙方大幅降低關稅,供應鏈得以恢復,對中美企業從業者、市場消費者以及中小企業而言都至關重要。其二,雙方建立了相關機制,明確了下一步將相向而行,進一步推動通過磋商方式解決問題,對於改善中美經貿關係以及降低對全球的衝擊都十分關鍵。
至於稀土出口管制、高科技產業政策等美方長期施壓的關鍵議題未列入聯合聲明,這意味着中美雙方在經貿磋商中,可能選擇先聚焦於關稅及建立磋商機制等更基礎且緊迫的問題,以推動經貿關係盡快穩定發展。而對於這些長期爭議議題,雙方或許需要更多時間、更深入溝通以及更細緻考量,才有可能在後續磋商中逐步尋求解決方案。
此次中美交手,許多人認為美國吃了虧,這並不準確。因為從美國角度看,其供應鏈得到了穩定,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有所緩解,所以此次談判達成的結果對美國經濟而言其實是件好事。
自身發展
「不應將所有期待寄託於對方態度轉變,而應着力增強自身發展能力、拓展發展空間,這對中國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問:中美未來的博弈,應從這一次的談判中汲取哪些經驗?
周 密:
從此次談判中,應汲取以下經驗:其一,在自身做法正確且符合常理的情況下,不可因對方強硬施壓、不斷升級威脅而輕易妥協放棄。畢竟「貿易戰沒有贏家」這一觀念契合經濟基本規律,如何有效推動發展是關鍵問題。其二,鑒於中美未來可能進一步產生衝突,不應將所有期待寄託於對方態度轉變,而應着力增強自身發展能力、拓展發展空間,這對中國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針對90天「暫停期」,我們要認識到涉及的問題錯綜複雜,因為美方不僅持續指責中國,還在新議題上不斷對華施壓,採取更為嚴厲且具歧視性的做法。可以預見,90天「暫停期」後,中美雙方極有可能在許多方面展開更為激烈的博弈,不過,後續情況也將取決於雙方談判與磋商的進展,形勢處於動態變化之中。但是對於全球經濟主要經濟體而言,尊重規則、堅持合作與互惠應是基本準則。
事關全球
「中美經貿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究竟是走向弱肉強食的態勢,還是互利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格局。」
問:中美關係的變化,對未來全球經濟貿易體系的走向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中美下一階段會怎麼談?
周 密:
中美經貿關係發展對全球經濟貿易體系走向影響重大。一方面,若雙方能構建起穩定的經貿關係,那麼穩定的經貿態勢將衍生出更多全球發展機遇,推動國際供應鏈進一步發展,為全球市場創造更多增長空間。另一方面,若中美經貿關係出現強烈衝突,很可能對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也產生較大影響。可以說,中美經貿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究竟是走向弱肉強食的態勢,還是互利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格局。
中美下一階段肯定會開啟磋商。磋商需考慮諸多方面,包括確定磋商頻率、制定計劃,明確管理部門以及所需資源,並有效調配資源。同時,要關注哪些問題值得重點探討,以及問題處理順序的調整。我認為在磋商過程中,中美還會遇到新問題,比如已有措施到期後如何處理,是繼續實施還是取消。此外,還需思考未來有哪些新挑戰可通過合作應對,以及中美如何通過相互支持實現各自目標。
發揮所長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眾多國家都有促進合作、加強開放的意願,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在內的合作,在美國干擾下反而展現出更強的增長動力,香港在此方面大有可為。」
問: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卻亦遭受美國霸凌打壓,未來該如何應對?
周 密:
儘管美國施壓對香港造成了較大影響,但香港堅守自由開放的「基因」不會改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眾多國家都有促進合作、加強開放的意願,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在內的合作,在美國干擾下反而展現出更強的增長動力,香港在此方面大有可為。
一方面,香港可對貿易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另一方面,香港要進一步發揮在創新探索領域的優勢。例如在數字貨幣、金融創新、科技創新以及新技術與傳統產業和貿易融合等方面,香港可積極開展探索,充當風險「試驗田」,檢驗這些前沿領域能否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此外,香港還需有效增強與多邊經貿機制的合作,在其中發揮主動且積極的作用。通過為這些機制貢獻力量,為全球經濟治理在新時代探索新路徑、提供更優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