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質生產力為吉林傳統製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圖為中車長客製造的列車。
在中國新一輪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是最為活躍、最具國際化視野的重要平台。而吉林作為東北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其資源優勢與產業基礎正與大灣區實現互補性對接。黃強在採訪中提到,「吉林製造是港澳市場所需,中車長客與港鐵已有17年的合作歷史,陸續提供了446輛地鐵車輛。香港夏季炎熱,可以來吉林避暑,冬季可以來吉林賞雪,恰恰港澳有的我們非常需要,港澳缺的我們都有。」
「人心相通最好的方式是加強交流交往。」黃強亦詳細闡述了兩地合作的廣闊前景,吉林大學正與澳門科技大學開展平台共建,「我們期待早日建成,讓更多創新成果變成產業的成品和發展的結果。我們也誠邀廣大港澳青年才俊走進吉林、扎根吉林,在廣闊天地中成就非凡事業、實現人生理想。」
此次吉港澳經貿交流活動,就是一次區域協作、產業融合、開放聯動的生動實踐。據悉,在港澳期間,黃強將出席一系列文旅推介和經貿洽談等交流活動。「現在全世界最好的高鐵在中國,全球最快CR450動車組在吉林下線,國內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長春試運行。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實現量產,吉林化纖碳纖維原絲和碳絲分別佔中國市場的90%和40%。這代表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水平,更增添了吉港、吉澳合作的信心和底氣。我們期待與港澳特區政府和有關方面,談合作、謀發展、聚合力,共同書寫吉港、吉澳攜手並進、互利共贏的時代新篇。」黃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