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任芳頡北京報道:「我們注意到歐方發布的公告。中國工商界特別是電動汽車行業對此高度關注,對歐方發布的終裁結果深表遺憾、堅決反對。」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孫曉10月31日在發布會上回應大公報提問時如是說。
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委會發布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對自華進口電動汽車徵收7.8%-35.3%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
孫曉在發布會上回應大公報提問表示,中國工商界特別是電動汽車行業對歐方發布的終裁結果深表遺憾、堅決反對。自此案立案以來,中國國際商會一直密切關注案件進展,積極支持中歐雙方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分歧、化解摩擦,以達成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符合世貿規則的解決方案。「我們秉持以往一貫立場,希望中歐雙方相向而行,照顧彼此合理關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推動中歐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60%美企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
「中國工商界堅決反對美方出台對華投資限制最終規則。」針對美財政部近日發布對華投資限制最終規則一事,孫曉表示,中國國際商會高度關注美對華投資限制規則,並在規則制定過程中提交書面評論意見,指出該投資限制規則是建立在美方錯誤假設和歪曲事實上,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和科技霸凌,無益於解決美方關注的國家安全問題,還對中美兩國相關產業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更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穩定。「中美工商界都希望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我們強烈呼籲美方取消對華投資限制措施。」孫曉強調。
會上發布了8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從綜合指數看,8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98,處於中高位,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15.2%,環比下降7.1%。說明全球經貿摩擦衝突整體形勢略有緩和。從國別指數看,美國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最多。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05,處於高位,較上月下降10個點。其中,美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
中國貿促會10月31日發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三季度九成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滿意」及以上,近五成外企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其中41.67%的受訪歐洲企業認為今年中國市場前景「好」,環比上升14.17個百分點。近五成受訪外資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上升約2個百分點。其中近48%的受訪歐洲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提高5.42個百分點;60%的受訪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提高15.26個百分點。
歐方未從根本上改變其錯誤做法
對於歐委會微調中國電動車反補貼稅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於10月31日例會上表示,注意到終裁結果中的稅率水平較7月份初裁稅率有所調整,但歐方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其錯誤做法,裁決結果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也未能解決中歐業界核心關切,中方對此不認同、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