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焦點追蹤/國博治講解亂象 禁製造歷史「噪音」

時間:2023-07-12 04:03:30來源:大公报

  圖:2021年4月2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講解員王溪在國博「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上向小學生介紹《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新華社

  暑假剛至,內地博物館遊爆火。觀眾高漲的求知欲,帶動博物館內「講解熱」升溫。與此同時,由於目前行業缺乏准入標準,使得第三方講解人員魚龍混雜、講解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講解一聽就是嘩眾取寵的段子,甚至還有人以文物為背景直播帶貨。對此,多家文博機構立規治理亂象。中國國家博物館明確提出,7月16日起,未經館方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對此,官媒評論指出,近年來,一些不正規講解不僅擾亂參觀秩序,甚至搞「戲說」、編「野史」,為流量不惜歪曲歷史。歷史不是遊戲,講解不能無序。給講解「降噪」,是為了讓歷史的黃鐘大呂傳得更遠、聽得更清。\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北京報道

  近年來,參觀博物館的人多了起來,講解需求不斷攀升,但博物館官方的講解服務資源相對較少。由此,以博物館講解為經營業務的民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講解團穿梭在各大博物館,不僅出現了不少專職講解的個人,也讓「講解」漸漸成為一個可以盈利的行業。還有一些網絡平台的文博內容自媒體創作者,直接在博物館、美術館現場進行直播,為不能線下參觀的觀眾們提供講解服務。

  大公報記者在北京多家博物館參觀時,時常會看到講解員被觀眾「淹沒」的場景。每逢公益講解或志願者講解開講時段,觀眾都會自發聚集跟隨他們一同走進展廳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同時,也有很多第三方講解員為觀眾提供有償講解服務。

  多家文博機構立規治理

  儘管這些「編外」講解服務機構聲稱保證講解質量,但現實中,有很多所謂的「講解員」曾被吐槽,「講述的所謂『秘聞』,完全是子虛烏有。」同時,此起彼伏的現場講解聲與自媒體博主的叫賣聲,也破壞了博物館安靜的氛圍。

  對此,國博和故宮兩大內地頂流文博機構近日均推出新規。國博發布通知稱,自7月16日起,未經館方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確因工作需要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的單位,須提前5日提出申請,報備講解內容、講解人員、活動流程、安全責任等材料。故宮博物院則明確,禁止在展廳內開展自媒體直播、錄播活動;未經博物院允許,禁止進行各類表演、宣傳、採訪、社會調查、宗教活動、售賣商品或服務、商業性拍攝等非參觀遊覽活動。

  事實上,去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就曾發布關於規範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博物館講解服務立規矩。意見明確,社會團體及個人在博物館內開展講解服務要經過考核、培訓,博物館將建白名單,對考核通過者進行規範管理。

  對於國博限制未經許可的講解活動。微博「人民日報評論」11日發文指出,近年來,一些不正規講解不僅擾亂參觀秩序,甚至搞「戲說」、編「野史」,為流量不惜歪曲歷史。歷史不是遊戲,講解不能無序。給講解「降噪」,是為了讓歷史的黃鐘大呂傳得更遠、聽得更清。各方攜手維護秩序,必將讓參觀體驗更佳、收穫更多,也推動社會文明「水位線」持續提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