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港澳委員 「雲端」匯聚頭腦風暴 助龍省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6-14 14:45:19來源:大公网

  13日,黑龍江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舉行,黑龍江省政協港澳委員就深入理解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展開交流討論,並積極建言助力龍省經濟社會發展。

  魏明德:龍港或可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促數字經濟合作

  「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聚集了一大批國內創新科技領軍人才,具有數字科技優勢和創新人才優勢。香港擁有5所全球100強的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一直備受國內外肯定,龍港可以強強連手、優勢互補,共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魏明德表示,黑龍江省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圍繞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出台的「四大規劃」與粵港澳大灣區有很高的契合度,可以深化黑龍江與香港兩地交流合作,促進南北兩地進一步加強互動交流。

  「黑龍江與香港亦可共同搭建國際生物領域科研平台。」魏明德表示,香港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9間是從事與生物科技相關的研究。同時,香港具有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融資渠道,亦可成為龍江生物經濟企業融資平台。

  此外,魏明德表示,計劃與龍省有關機構共同主辦同慶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繫列活動,讓兩地同胞,尤其是青年人,抓準機遇,乘浪而起,以此加強兩地聯繫,強化龍港合作,促進兩地招商引資,幫助黑龍江「引進來、走出去」。

  楊毅:深化龍港兩地在中醫藥產業合作發展

  「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舉行動土典禮,為香港中醫藥發展迎來新的裏程碑。近年來香港一直積極不斷地努力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因此,在生物醫藥方面黑龍江可以與香港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香港東北人聯誼會會長楊毅表示,龍省生物資源豐富,是國家優質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地,中醫藥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集聚,中醫藥創新鏈基礎深厚。

  「建議深化龍港合作,共同推進中醫藥基礎研究,促進創新資源要素流動,同時,還可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企業研發創新需求。」楊毅說,香港對中醫藥人才需求殷切,基於黑龍江中醫藥人才優勢,兩地可定期組織開展調研學習活動,加強院校合作、人才交流培訓,形成合力,推動龍港兩地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許龍川:推動龍省科學發展以「質」取勝

  「黑龍江省將『着力建設質量龍江』居『六個龍江』建設之首,可見質量是貫穿龍江發展建設的主題與主線。」黑龍江省政協常委、澳門天一貿易集團董事長許龍川表示,切實增強建設質量龍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增後勁,才能持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許龍川表示,建設質量龍江,不僅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還必須在繼續做強「長板」的同時,更加註重激發內生動力、加快趕超跨越,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在發展中贏得先機、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同時還要在強整體、顯特色上有新提升,進一步梳理自身的優勢和弱項,結合自身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劉兆爵:以人才和資本促將優勢轉化為產業

  「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對未來五年繪畫出了美好的藍圖。我省在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將優勢轉化為產業的關鍵是人才和資本。」澳區省政協委員劉兆爵表示,建議由政府組織搭建就業、實習信息平台,以保證就業信息的真實及時,防止就業市場的信息不對稱。

  劉兆爵稱,帶動產業升級轉型的除了關鍵人才外,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資本。建議由財政部牽頭,針對龍江戰略產業成立國家級行業母基金,如農業科技母基金,專註投資國內頂尖農業基金及項目,並設置要求投資一定比例落戶龍江,真正做到以資引資。

  「在《大公報》創刊1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在使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的同時,更加要求我們行穩致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東北新聞中心主任焦紅瑞說,實現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時代的龍江人肩負着神聖的歷史使命。「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雲筆。賡續『百廿大公』報業精神,謀奮進著龍江華章。相信未來能夠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方位多維度多媒體的平台『講好龍江故事』上,為新時代龍江全面發展,添磚加瓦、妙筆生花、錦上添花。」

  「從中東鐵路修建、『一五計劃』引進蘇聯援助大項目,龍省的每次振興都伴隨着抓住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會上,黑龍江省國際友好聯絡會副會長周軍表示,龍江對外開放正處在政策疊加、乘勢而上的難得機遇期,縱觀全國,黑龍江在能源、礦場、糧食安全上需要加大對北開放合作。「近期,俄方點頭放行規劃25年之久的中吉烏鐵路項目,釋放出合作善意,這對龍省擴大對俄遠東地區開放是個很好的藉鑒和範例。抓住難得歷史機遇,大力擴大對外開放,助力龍江全面振興提質增效。」

相關新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