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亞平創紀錄
容易栽培 即摘即吃
•首先要計算人類在太空中對熱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的總體需求,再計算哪些植物搭配在一起能滿足需求;因為近地軌道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加工食物難度很大,應種植摘了就能吃的即食性果蔬;還要考慮植物的易栽培性、易管理性、單位體積、單位能耗產出率等。
廢水淨化 循環灌溉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航天員工作生活產生的廢水淨化後可以灌溉植物。植物的蒸騰作用將水蒸發到空氣中,可以冷凝製成空氣冷凝水。這種水淨化後清潔安全,人心理接受度也更高。
智能傳感 澆水秘技
•空間站受微重力影響,水珠會附着在傳感器上,導致傳感器失靈,明明基質已經缺水,傳感器卻可能還顯示水分充足。所以空間站澆水是先把水全部抽出來,然後進行氣水分離,最後再把水打進基質,定時進行這一整套循環操作。
食用安全 地面驗證
•空間站艙室內的輻射在安全值內,太空植物果實的顏色、外形、口感跟地球上沒有本質差異。但茄果類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可能是艙室輻射略高,刺激植物合成更多抗氧化物質。事實上,太空微重力環境和輻射環境對植物有影響,各國在進行持續研究。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