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空間站已從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轉入建造階段。與此前兩次飛行任務相比,神舟十四號乘組將面臨許多新挑戰。空間站的3個艙段(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其中,神舟十四號乘組將參與和見證中國空間站從單艙組合體逐步建成三艙組合體的飛行狀態,其間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神十四乘組還將完成首次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等工作。
6航天員將「會師」
在軌期間,神十四的三名航天員將迎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等多個航天器的「到訪」,需經歷多次交會對接。楊宇光介紹說,兩個實驗艙需要從核心艙前向對接口轉位至側方永久靠泊口,完成空間站T字構型建造。此前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完成相關技術試驗,但相比十幾噸重的貨運飛船,對重達二十多噸的實驗艙進行轉位,將更具挑戰性。
航天員乘組如何應對這些新任務?楊宇光認為,從歷次航天員乘組陣容來看,過去的飛行任務最多是「一老帶兩新」,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以來變為「兩老帶一新」,可見陣容更為強大,「此次任務如此重要,相信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中也會加入具有飛天經驗的航天員。」
隨着空間站的「擴建」,神十四和神十五乘組的6名航天員將有共同在軌駐留的機會。6名中國航天員在太空「會師」的場景,將創造中國航天的歷史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