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農業農村部:全面排查各類毀麥情況 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時間:2022-05-11 17:14:19來源:大公网

  近日,多個灌漿期小麥被收割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提及,青麥以每畝1500元左右的價格被收購,用於製作青貯飼料。對此,農業農村部10日回應表示,已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情況,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相關負責人強調,當前小麥豐收形勢來之不易,當珍惜成果,中國人的飯碗大家一起端。專家對大公網表示,小麥青貯只是臨時性權宜之舉,不可能是大規模的,不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整片綠油油的小麥被收割機割倒,有的小麥青苗已經結穗……從網絡視頻傳遞的信息來看,這些被收割的小麥青苗主要用做青貯飼料,種小麥的農民可以獲得1500元的收入。「小麥馬上就要成熟了,給多少錢這都是在浪費糧食,太不道德了。」不少網友眼見青苗被毀而嘆息,更有網友指責稱:「如果農民都這麼干,遲早出現大問題,會危害國家糧食安全。」

  青貯飼料,指的是青綠飼料經控制發酵而製成的飼料,是飼餵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飼料。最常見的是青貯玉米。有養殖戶稱,每畝青貯玉米的生物量一般是3噸多,其營養要比青貯小麥的營養高許多,養殖企業收購一畝青貯玉米的價格通常為1200元到1300元。現在的小麥才剛開始灌漿,沒多少營養,只是一種草,且一畝小麥的生物量也就一噸多,1500元買一噸草成本太高。

  專家:小麥青貯是臨時性權宜之舉 不影響糧食安全

  「小麥做飼料的轉化價值不如玉米,生物量也不比玉米高。作為青貯飼料售賣,也不存在價格優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對大公網記者表示,俄烏衝突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化肥農藥價格也大漲,受當前國際形勢影響,加之疫情令飼料運輸成本上升,導致部分企業玉米儲備不足,從而出現臨時性的小麥青貯增加,「只是臨時性的權宜之舉,不可能是大規模的,絕對不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青貯飼料主要餵養牛、羊等反芻動物,它們吃了之後最終會變成營養更為豐富的食品走上人類餐桌。」專家認為,部分小麥被用飼料,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玉米飼料,對口糧安全並無影響。胡冰川表示,要樹立大食物觀,不能將一切都口糧化。他建議,在考核糧食產量的同時,將飼草料產量也納入產量統計。除此之外,他還建議相關部門對部分自媒體誇大事實予以澄清說明,在科學審慎基礎上解釋社會疑惑,營造積極輿論氛圍。

  針對「割青麥作飼料」的情況,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的負責人回應稱,「五一」期間就部署核查核實,各相關省份抓緊調度排查。近日,該部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該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小麥生產經歷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蟲等多個關口,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小麥長勢良好,豐收的好形勢實屬不易。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持續強化小麥後期田管,落實「一噴三防」全覆蓋等增產措施,提前組織好跨區機收,確保顆粒歸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