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援港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詹少鋒(左)和同事交接班。\受訪者供圖
亞博館內燈火通明,即使入夜時分燈光也亮着,香港醫護身穿黃色的防護服,內地援港醫護人員身穿白色的防護服,大家都無分晝夜地忙碌工作。某一天下班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護士蘇銘葉和香港護士一起聊天,說起各自的工作,談到粵港兩地醫療工作機制的不同,也說起疫情的最新狀況。當時上海疫情比較嚴重,受到各方關注,香港護士當時就說「我們也可以到上海支援。」那一刻,蘇銘葉很感動,在她看來,這就是對援港醫護的認可:「我們不是單方面付出,而是雙向奔赴。」
「在亞博館工作的時候,每天下午都有老年科會診,內地和香港的醫療團隊會在一起討論,大家合作起來很順暢。」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廣中醫一附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慧婷告訴記者,亞博館收治的老年患者大多有着多種基礎病,需要不同學科的醫生緊密合作。內地和香港醫療團隊都會定時討論病情,商量最佳的救治方案。「香港醫護人員非常友好,專業、友善、熱情,我們大家彼此合作起來很愉快。」他們還和香港醫生互相加微信。黃慧婷笑稱:「雖然這個APP在內地叫微信,在香港叫WeChat,但我們都是在同一個頻道交流的,彼此溝通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