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躍光之舞」的第一章光舞孔雀表演,將傳統藝術與光繪完美融合。\受訪者供圖
身穿白色「孔雀衣」的舞者旋轉入場,纖細雙臂緩緩向上伸展開來,手掌、手指、指甲、依次不停地舞動;手持「光刀」「光棒」的光繪藝術家如影子武士一般,「光刀」一揮,在舞者身旁劃出光影線條,如幻亦似真。傳統與時尚的碰撞,在相機的記錄下成為一張張夢幻照片,這就是王思博光繪藝術與楊麗萍舞蹈藝術的首次跨界嘗試,將「光繪+子彈時間特效」應用在中國民族舞蹈藝術,創造出「躍光之舞」等極富中國特色的作品,也向海外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光繪藝術,就是通過相機長時間曝光拍攝,在鏡頭前利用不同的燈光繪畫所產生圖像的藝術。山海經神獸、三星堆奇妙夜、12生肖、年畫、點亮華夏古文物……認識王思博的人,都被他創作的那些神秘國潮光繪作品所吸引。被譽為「中國光繪第一人」的王思博是Light Painting World Alliance(世界光繪聯盟)委員及中國總代表,其作品多次參加世界光繪展。
「用光繪的形式向海外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是我創作的一大動力。」王思博告訴大公報記者,海外的光繪創作早於內地,不過隨着光繪攝影在內地流行,國風光繪可以為世界光繪的創作注入一股新力量,成為海外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為此近年他一直探索光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創作。
前往昆明 專程拜訪藝術家
「楊麗萍老師在舞蹈方面數一數二,且在內地也很有代表性,我非常希望有機會與她合作,用光繪+子彈時間特效的方式,創作一系列與民族舞結合的作品。」為此,王思博與他的新行社團隊日前一起前往昆明,專門拜訪楊麗萍,開始了這次中國光舞藝術融合的嘗試。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光繪時尚、炫酷,民族舞則是傳統而典雅,沒想到兩者結合呈現出現的效果非常和諧,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神秘和浪漫。例如,在「光舞孔雀」部分,王思博將他最為拿手的光繪神獸與孔雀舞結合,只見白衣舞者拉起裙襬舞出「孔雀開屏」的姿態,在以綠色調為主的「神獸孔雀」映襯下,有一種空靈的味道;光繪定格動畫首次在「光舞水月」中應用,舞者扭動纖細的身體,在光與影的襯托中似乎是在如水月光中蕩漾,遺世獨立,一種充滿滄桑氣息的遠古神韻撲面而來。
一次成片 24台相機齊拍攝
每一次按下快門,對王思博來說都是一次未知的探索,「在創作之後等待照片生成的時間裏,我不知道畫成了什麼樣子。最後走到取景器前,看到作品的一剎那,這種感覺是最興奮的。」王思博說,這次是光繪與民族舞融合的首次嘗試,加上是採用子彈時間特效,必須一次成片。面對24台相機同時拍攝,無論是舞者還是光繪都不能出錯,最大難度在於需要舞者對身體的掌控與光繪創作者對整個光線的掌控完美配合。
在自由創作的「光舞躍動」中,舞者自由舞動,光繪設計者隨機創作。王思博對這次嘗試的效果非常滿意,他告訴記者,頂尖的舞者加上頂尖的光繪,兩者結合創作出來的作品已經具備NFT作品屬性,因此未來團隊將與楊麗萍舞蹈藝術一起,進行包括新舞台藝術表演、新影像視覺、NFT數字藏品、元宇宙體驗裝置、文創周邊產品等五方面內容的跨界創作,希望拓展更多元的文化表達新方式。
就在今年1月份,王思博就曾試水NFT數字藏品銷售,定價每份66元人民幣的300張《光繪山海經神獸》作品,開售後3秒被搶光。這次嘗試讓王思博對NFT的前景充滿信心,「近年國風大行其道,中國的國風光繪可以為世界光繪帶來一股新的力量,也是很好傳播中國文化的方式,未來我還將進行更多跨界探索,結合元宇宙概念和數字藏品等新興方式,為中華文化的海內外傳播盡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