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快速準確/內地新法測核酸 20分鐘出結果

時間:2022-04-02 04:24:29來源:大公报

  圖:武漢大學日前公布,研發出一種新冠病毒快速核酸檢測方法,可20分鐘出結果。圖為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中通社

  近日,武漢大學殷昊教授與張楹教授團隊研究出一種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靈敏度高、特異性高、操作便捷,僅需20分鐘就能出結果,並且證明對新冠病毒有94.2%的檢出率且無假陽性。「我們這一研究如果未來可應用到臨床,會有很多的優勢,首先相對於現行的核酸檢測,此方法能夠更加快速的檢測出結果;而相對於剛剛應用的抗原檢測而言,此方法的檢出準確率更加高。」殷昊教授說。/大公報記者 俞鯤武漢報道

  在新冠病毒及變異毒株不斷傳播的背景下,快速篩查對於病源檢測、控制疫情的傳播十分重要。目前廣泛使用的新冠病毒的RT-qPCR檢測方法,依賴實驗室專業儀器和專業人員操作,其間需要將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轉錄為對應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採用熒光定量PCR技術進行擴增,將得到的DNA進行大量複製並且標記。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儀器就可以檢測到不斷增強的熒光信號,從採樣到出結果大致需要6小時。而其中的實驗室檢測階段靶向新冠病毒序列中的經典PAM,擴增反應時間大約需要45分鐘至1小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研究院、教育部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殷昊教授與張楹教授課題組首次靶向非經典PAM,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核酸快速檢測方法sPAMC(for suboptimal PAM of Cas12a-based test with enhanced flexibility,speed,sensitivity,and reproducibility),該方法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性、操作便捷且快速的特點,實現了核酸檢測速度的大幅提升。

  檢測能力可提升2倍

  殷昊教授與張楹教授團隊通過比較,發現新冠病毒序列中四個位點的非經典PAM在擴增環節速度更快,節省了大量反應時間,並將靈敏度提高了10至100倍,大幅度提升檢測信號的穩定性。在sPAMC檢測法對真實新冠病毒樣本的測試中,團隊共檢測了204個咽拭子樣本,在104個RT-qPCR陽性樣本中,sPAMC能檢出98個,剩餘的100個陰性樣本均未檢出,證明了sPAMC有94.2%的檢出率且無假陽性。該方法僅需20分鐘就能檢測到Ct值為35.8的新冠病毒真實樣品,並且僅用便攜式紫外燈或藍光燈照射即可觀察到結果。按照每次檢測節約40分鐘計算,相比於RT-qPCR檢測方法,檢測時間的縮短意味着該方法的檢測能力可提升2倍。

  該課題組關於sPAMC檢測法的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線發表。

  據悉,目前已有檢測企業與團隊主動對接,希望對科技成果進行轉化,新的檢測手段有望今年內開始推廣使用。殷昊表示,新的檢測方法需要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具體適用於哪些檢測場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成本測算。同時他表示,通過優化sPAMC在分子動力學方面的工作表現,核酸檢測的速度仍能夠提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