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時速160公里 最快地鐵將穿珠江/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時間:2019-07-04 03:03:53來源:大公報

  中國在建時速最快地鐵項目,設計最高時速達160公里的廣州地鐵18號線工程開始穿越珠江水系。廣州地鐵有關負責人3日對記者透露,近期盾構機在全線最長隧道「沙溪站─石榴崗」站區間,成功攻克了系列技術難題,成功下穿珠江。據悉,由於華南地區被稱作「地質博物館」,對盾構施工技術要求極高。為攻克難關,項目採用三維施工技術對項目進行統籌管理,同時探索推動標準化盾構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質量。

  廣州地鐵18號線是內地首批設計時速160公里的高規格地鐵線路,兼具「市域」和「城際」功能。該線路在廣州市內長約61公里,自南向北依次連接南沙新區萬頃沙樞紐、番禺區番禺廣場、海珠區的琶洲片區以及天河區的珠江新城和廣州東站,實現廣州中心城區、南沙新區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繫。

  據了解,相比廣州部分在運營的地鐵線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18號線設計最高時速翻了一倍;項目建成後,從廣州南沙到廣州東站只需約30分鐘,較現在通過不同的廣州地鐵線路換乘出行時間減少一半以上。

  全線六次下穿珠江水系

  值得關注的是,18號線全線走地下,由於項目地質條件十分複雜,因此採用盾構法施工。施工方表示,華南地區被稱作「地質博物館」,對盾構施工技術要求極高。而該地鐵線盾構區間需6次下穿珠江水系,穿越範圍內管線複雜、民房數量多,且位於二級水源保護區內,施工風險高,對掘進控制要求十分嚴格。

  為了攻克這些難關,施工方項目部採用科技創新手段,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和信息中心,運用BIM三維施工技術對項目進行統籌管理,同時探索推動標準化盾構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質量。

  其中,「沙溪站─石榴崗」站區間長約4321米,為全線單區間最長的隧道,也是18號線首個區間隧道雙線下穿珠江。據了解,此穿越的珠江江面寬約460米,江水最深處達13.03米,隧頂覆土深度為9.5到25.6米,施工中易發生盾構機鉸接密封滲漏、江底沉降、江堤沉降變形開裂、江水回灌隧道等風險。

  大數據提供技術保障

  廣州地鐵透露,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根據地層分段合理選擇掘進模式,嚴格控制出土量和掘進姿態。為實時了解盾構機掘進參數、現場視頻等信息,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優勢,施工方通過盾構數據監控中心提供遠程監測與技術保障,實現手機端掌握施工信息,確保工程安全順利實施。截至目前,該地鐵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30%左右,9座車站中,8座進行土建施工。

  據廣州、中山及珠海等市政府有關部門規劃,目前正探討規劃廣州地鐵18號延長線從南沙跨江抵達馬鞍島,行經預留中山翠亨新站及翠亨站。有交通專家稱,如果廣州地鐵18號線延伸至珠海、澳門項目得以實施,或將成為大灣區最長地鐵線路,將進一步推動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