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瓊代表亦呼籲相關部門設立大數據監管平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蔣煌基 攝
大公網3月4日訊(記者蔣煌基 兩會報道)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粟瓊代表告訴記者,這些年陸陸續續接了不少的詐騙電話,包括有電話打過來說要「發放孩子的教育補貼」。
「要不是親身經歷都不知道個人信息泄露那麼可怕。」粟瓊向記者回憶,她與愛人為了購房,曾經到多個樓盤看房,也留下了包括電話在內的詳細個人資料。
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的馬達加斯加華商總會會長蔡國偉對此亦頗有感觸。蔡國偉表示,眾多客戶信息在消費過程中被記錄、被收集、被跟蹤、被數據化。
「眾多客戶的各種信息,大到購買方式、消費習慣,小到身份信息、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單位地址等信息。」蔡國偉告訴記者,「大數據一旦被泄露,將對公民個人的信息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害。」
就此,蔡國偉建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律防範措施,首先應從立法上不斷完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在構建第三方信息安全監管機構的同時,提高公民信息安全保護意識。粟瓊代表亦呼籲相關部門設立大數據監管平台,尤其針對電信及網絡詐騙。
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列入本屆立法規劃,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和起草,爭取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