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26日訊 (記者 蘇徵兵)「2018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國際論壇暨中國(桂林)國際健康旅遊高端論壇」此間在廣西桂林閉幕。聯合國開發計划署駐華代表處、亞洲開發銀行以及柬埔寨、泰國、美國、丹麥、韓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嘉賓約400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參會,圍繞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健康旅遊融合發展等領域開展深入探討。
同期桂林市與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簽署了《共同推進桂林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框架合作協議》。論壇共簽約7個項目,總金額達593億元人民幣,涉及生態環境治理、健康旅遊、文化康養等方面。
聯合國開發計划署駐華代表處助理萬揚致辭表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要求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同時把扶貧、環保、健康、教育等多目標融合系統發展。
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常務副總裁查得瑪斯·圖瓦塞塔庫表示,中國和泰國一直都享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國和泰國之間的科學轉移中心也進一步加強了中泰之間的合作。
「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平行論壇上,來自塞爾維亞、奧地利、美國、丹麥等國家的專家,在「全球岩溶」國際大科學以及城市綠色與藍色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分享了研究成果,對國際科技前沿建設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據悉,此前國務院批覆同意桂林市以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要求重點針對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等問題,探索系統解決方案,對中西部多民族、生態脆弱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示範效應,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實踐經驗。
本次論壇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