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需完善立法保護

時間:2018-11-08 21:23:02來源:大公網

  張軍表示,打擊和預防侵犯個人信息犯罪是各國檢察機關的共同責任。 王莉/攝

  大公網11月8日訊(記者 王莉)8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分論壇在烏鎮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檢察官、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表示,打擊和預防侵犯個人信息犯罪是各國檢察機關的共同責任,要深入研討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相互交流在立法、執法、司法等方面的有益經驗,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更好地保障世界各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合法權益。

  個人信息泄露佔比網絡安全問題近30%

  張軍介紹,有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國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遇到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佔比最高,達28.5%。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國檢察機關起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超過3700件,涉案人數達8700多人。

  張軍說:「個人信息因其重要的數據資源價值,往往成為犯罪分子非法獲取和交易的對象。中國政府堅持依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中國檢察機關近年來不斷推動完善個人信息司法保護的法律依據,依法有力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分析表示,案件數量激增有多方面原因,從犯罪原因方面講,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蘊含着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一部分人通過侵害他人權利牟取利益。同時,信息技術發展也使得這類侵權行為具有相應的技術和應用環境。

  從司法懲治方面,最高法、最高檢于2017年6月施行的《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界定了公民個人信息範圍,明確了「情節嚴重」標準,破解了「計算難」問題,促使司法標準更為統一,司法行為更有「底氣」,依法辦理的案件自然增多。

  個人信息保護法已提上日程

  張軍認為,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極為複雜,要盡快制訂統一、完整、精細、嚴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綜合運用刑事、民事、行政等手段加大保護力度。他透露,中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同時,參加論壇的白俄羅斯與厄瓜多爾兩國的總檢察長均認為,根據信息時代的新需求,建議在國際合作的框架下進行國際犯罪懲治及積極應對在個人數據保護領域發展國際法律標準的挑戰。

  杭州互聯網法院啟用區塊鏈系統

  日前,全國首套司法區塊鏈系統在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上線運行,破解了傳統電子證據容易被篡改的難題。

  據杭州互聯網法院常務副院長王江橋介紹,電子數據在生成時仍存在證據分散、不完整、丟失,證據被偽造、篡改或者電子證據的時間被機器重新設置,從而導致失去法律效力等問題。司法區塊鏈可通過時間、地點、人物、事前、事中、事後六個維度解決數據「生成」的認證問題,真正實現電子數據的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

  據悉,截至10月30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共受理各類互聯網案件14233件,相比傳統審理模式,平均開庭用時和審理期限分別節約65%和25%,99%的案件一次性審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