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河北石家莊,孩童開心地抱着自己收割的麥子 中新社
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時間定在每年農曆秋分。為何將中國農民豐收節設立在秋分?韓長賦透露主要是基於三方面的考慮。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纍纍,最能體現豐收。從區域上看,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穫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所以,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便於城鄉群眾、農民群眾參與,也利於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
此外,從民俗上看,中國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記者 張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