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貼牌加工」到「自主品牌」

時間:2018-06-18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東莞展覽館中太平手袋廠場景展示/網絡圖片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太平手袋廠打開了風起雲湧的局面,這一批「開荒牛」傳統製造業,雖有部分轉型不成功而蕭條倒閉,但也有不少轉型成功者熠熠生輝,「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一大品牌。「世界工廠」東莞則可視作中國製造業從貼牌加工轉型升級為自主品牌企業的一個縮影。

  香港鞋業商會會長張煒傑,見證着鞋業港商在珠三角打拚的歲月。「改革開放後不少香港製造業鞋廠開始陸續北上,搬遷到就近的珠三角,開始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鞋廠則主要分布在深圳龍崗和東莞厚街一帶。後來的皮料、材料等產業鏈是在最近十年才完善的。」「在內地設廠頭二十年,每年生意額都是翻倍增長,巔峰時員工數目達四千人,訂單都忙不過來」,「但08年金融危機讓企業也不能再坐享其成地掙大錢,必須考慮轉型了。」

  為打響品牌,張煒傑決定將公司的低附加價值產品外包給中國內陸其他省份,主力則用來做品牌和開發中高端產品,並於2007年港昌鞋業投入2000萬在東莞設立研發中心。「以前工廠做中低端產品比較多,低端和高端比例約為8:2,現在已經提升為5:5。中高端產品的利潤更多,我們經營的自主品牌也逐漸獲得國內和海外市場的認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