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上合與G7凸顯國際治理之變

時間:2018-06-11 03:16:1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而七國集團(G7)峰會則在加拿大剛剛結束。近乎同期舉行的兩場峰會,氣氛和成果卻迥然不同:一方和合相聚,簽下諸多合作文件;一方唇槍舌劍,終得不歡而散。觀察家認為,鮮明對比的背後,凸顯了兩者國際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不同。

  其一,上海合作組織的理念,是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這也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彼此關係行為的準則與合作原則。習近平在10日的講話中將「上海精神」從5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朱傑進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這「五觀」是中國在當前全球發展的新形勢下,對「上海精神」的具體闡釋。其中,將發展觀放在首位,針對的是全球發展不平衡這一根源問題。反觀G7的理念,則缺乏對根源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二,上合青島峰會後,上合成員國共同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等文件,批准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可謂成果豐碩。相比之下,在彼岸的加拿大魁北克峰會上,G7領導人在關稅問題上產生強烈分歧。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指出,上合青島峰會與G7峰會同時舉行,一合一歧,凸顯了國際治理之變。儘管上合組織在成立之初主要是為解決邊界問題,但隨着17年的發展,其開放、包容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隨着印度、巴基斯坦兩個新成員國的加入,上合組織已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地區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不僅成為區域合作新模式的典範之一,更具有走向國際合作舞台的潛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