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帶領中方團隊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方團隊在釣魚台國賓館進行經貿磋商\新華社
6月2日至3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帶領中方團隊與美商務部長羅斯所率美方團隊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新一輪磋商。中方於3日當天發表了簡潔的聲明,表明雙方就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的共識,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良好的溝通,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然而,聲明中包括兩個重要的「但書」,第一,「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第二,如果美方強行對華實施貿易制裁,「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據新華社報道,中方聲明表示「中國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處。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
但中方強調,「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徵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中方「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羅斯抵達北京之前,《華爾街日報》網絡版曾透露,特朗普政府將在此次磋商中要求中方長期購買農產品及天然氣等美國商品。據稱,美中此前已就中國擴大進口美國商品達成一致,美方希望在這次磋商中具體落實。美方將要求籤訂有關大豆、牛肉、雞肉、天然氣和原油等的長期採購合同。同時,美國政府又要求中國到2020年底至少削減2000億美元貿易逆差,並於5月29日宣稱,將在本月15日前公布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中方對美方此舉已表示了強烈不滿,批評美國出爾反爾。
中方昨日言簡意賅的聲明,看來每一句都明確回應了美方的這些要求。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農業、能源」領域「取得積極、具體的進展」,意味着中方願意在簽訂長期採購合同方面作出讓步,但這不是沒有前提的,中國方面堅決要求美方撤回「加徵關稅」的貿易制裁措施,否則,已談好的共識將全部歸零。
「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這意味着,球又踢回到慣於出爾反爾的美國政府一方。
對美出爾反爾設反制措施
據中通社報道,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艷表示,中國主動增加進口,可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屬於既定方針,近來中國系列降低關稅的舉措也說明了這一點。但也有北京學者認為,對於磋商成果應保持謹慎,尤其需警惕美方的出爾反爾。
東艷認為,白宮的反覆無常,其實說明了美國國內對於中國的要求很複雜,不光是貿易不平衡問題,還有系列短期內難以實現的要求,因此,每一次磋商固然能取得效果,但很快美國政府又會面臨其他階層提出的要求與壓力,所以需要通過一次次的磋商來逐步達到雙方的要求。
她認為此前白宮的出爾反爾,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程序性的操作,也可能是磋商前增加籌碼的談判策略。
如果是這樣,那麼中國這次特別聲明,若美出台包括加徵關稅在內的制裁措施,雙方達成的成果將不生效,可視為看透美方反覆無常的一種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