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蛇口用速度演繹改革開放奇跡

時間:2018-06-04 03:16:08來源:大公網

  圖:一九七九年七月,蛇口響起填海建港開山炮\資料圖片

  1979年7月,蛇口填海建港的開山炮轟然響起,這是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第一炮,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炮。從此,蛇口和一個大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探索提供了寶貴經驗。從1979到1984,蛇口這個改革開放的「試管」創造了24項全國第一,正是這些「第一」,沉澱成為今天市場經濟的常態。40年過去了,這裏成為名企的出發地,走出了平安保險、招商銀行、中集集團、萬科、華為等響噹噹的企業,這裏曾是小漁村現蝶變為大都市,蛇口用飛快發展的速度演繹着改革開放的廣東奇跡。\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蛇口,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哨與縮影,東臨深圳灣,西依珠江口,與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隔海相望,南面則坐落着落戶蛇口海上世界、曾為法國戴高樂將軍專用的明華輪。如果不是無數人的親身經歷,誰也無法想像,當下這個深圳最為國際化的區域,40年前是山、是海、是灘塗。

  打響改革開放開山炮

  「960萬國土疆域不顯蛇口,數十載改革開放史必述蛇口。因為蛇口是和一個大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的展覽前言,引人留步。1978年6月,61歲的袁庚受交通部部長葉飛委派赴香港調查,起草了一份《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報告,10月袁庚被任命為交通部所屬的香港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1979年1月31日,袁庚向中央建議設立蛇口工業區的建議得到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和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的批覆。

  僅僅4個月的時間,「蛇口工業開發區」從構想到籌建的各項準備就緒,袁庚率領着第一批創業者在這裏邁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1979年7月,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基礎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蛇口工業區響起填海建港的開山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差不多幾天就炸開一條路來。

  蛇口工業區的建設首先向基礎建設開刀,在工業區首個項目蛇口港的建設上,給工人制定定額,首開「超產則有獎勵」的制度先河,大大激發了工人幹勁;並以國際化的視野吸收香港經驗,為外資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借鑒國外的「自由貿易區」和「出口加工區」經驗,引進外國的資金、技術、設備,內外結合、發揮優勢。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一個以航運工業為主體、以輕工業、飲食旅遊服務業為副屬的多元化的、產品以外銷為主的工業服務初具規模。

  港資嗅商機率先「掘金」

  1980年1月,蛇口正式招商引資,向世界發出投資邀請。蛇口的所作所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蛇口的開放與大膽甚至還一度引發香港業界的恐慌。曾任招商蛇口副董事長的楊天平向記者介紹,當時香港報紙以《大陸在深圳蛇口開闢工業特區對港吸引外資設廠威脅大》為標題表達隱憂。

  不過,這恰恰提醒了一些具有靈敏嗅覺的港資來蛇口尋覓商機。1980年,為了保證電力供應,蛇口工業區取得國務院的支持,鋪設了從香港中華電力公司爛角咀發電廠到蛇口工業區的海底電纜,由香港電網直接供電。同年,多家合資或港資獨資企業在蛇口開業,有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宏製氧廠、招商局與香港益大金屬廠有限公司合資興辦的華益鋁廠、由香港海通船舶機械用品公司投資興建的海虹船舶油漆有限公司附屬工廠海虹油漆廠、遠東麵粉廠(香港)有限公司獨資在蛇口工業區開辦遠東中國麵粉廠等等。

  蛇口工業區不止步於經濟建設方面的改革,也率先開始了思想理念方面的改革。在計劃經濟觀念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蛇口首倡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效率和價值觀念,進行思想啟蒙,不斷地把人們的思想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推進思想觀念的現代化。作為一個移民區,蛇口也最早形成了獨特的包容型文化,倡導自由討論,平等對話,以獨特的蛇口文化成長於深圳特區文化之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