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觀察者網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17日在日內瓦發布最新報告《世界衛生統計2018》。根據世衛組織數據,中國嬰兒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首次超過美國。
數據顯示,根據2016年的數據,中國嬰兒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首次超越美國,中國為68.7歲,高於美國的68.5歲。不過,美國嬰兒出生時的人均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達到78.5歲,仍高於中國的76.4歲。但報告稱,美國人最後10年的生命質量不容樂觀。
據路透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艾莉森.克萊門特─亨特(Alison Clements-Hunt)指出:「對比健康預期壽命時發現一個特點,在中國、日本、韓國和一些其他亞洲高收入國家,人們失去健康的歲月要比高收入的西方國家少。」路透社分析指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正在追上美國,2027年將超過美國。
新加坡2016年的新生兒前景最好,他們平均可擁有高達76.2年的健康時間,緊跟其後的是日本、西班牙和瑞士。在這項數據排名中,中國排名第37,美國排第40名。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索馬里、阿富汗、格魯吉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5國的出生時健康預期壽命有所下降。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嬰兒出生時預期壽命為72.0歲(女性為74.2歲,男性為69.8歲),非洲地區的數據為61.2歲,歐洲地區為77.5歲。艾莉森指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正大幅增長,目前已經超過了部分高收入國家。」與此同時,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則在下降,2014年的79歲已成為峰頂。
艾莉森表示,這反映出由於藥物攝入過量而致死的比率增加,尤其在美國不太富裕的地區,中年人會服用鴉片類藥物、自殺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