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15航天員「荒野求生」19天

時間:2018-05-28 03:16:13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航太員中心27日發布消息說,在巴丹吉林沙漠參加野外生存訓練的15名航太員,26日已全部順利返京\新華社

  近日,中國15名航天員圓滿完成為期19天的沙漠野外生存訓練。訓練中,航天員克服了大風揚沙、烈日高溫、降雨降溫等惡劣氣象條件的考驗,順利完成遠距離求救聯絡及野外生存掩體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離求救聯絡、沙漠野外行進等多個訓練科目。這是中國首次在着陸場區沙漠地域組織的航天員野外生存訓練,主要針對中國空間站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飛船應急返回着陸沙漠地域特殊情況。專家指出,訓練有助提升中國航天員的沙漠環境生存能力。\大公報記者 葛沖北京報道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航天員中心27日發布消息說,在巴丹吉林沙漠參加野外生存訓練的15名航天員,26日已全部順利返京。關於此次沙漠野外生存訓練,鳳凰衛視評論員、知名軍事專家宋忠平認為是重要的。中國現在返回式航天着陸場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其周邊主要都是沙漠戈壁地帶,這就要求中國航天員要具備適應沙漠和戈壁環境的能力,尤其是在萬一出現偏差時,搜救團隊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航天員,航天員必須要具備野外自我生存能力,特別是在沙漠戈壁缺水環境下的野外生存能力,而這正是需要鍛煉的核心必備技能。

  完成多項訓練 增強團隊協作

  據了解,航天員沙漠野外生存訓練是中國航天員中心根據年度訓練計劃安排,為期19天。設置遠距離求救聯絡及野外生存掩體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離求救聯絡、沙漠野外行進等科目,航天員分為6組3批次展開訓練,每組48小時。中國航天員中心堅持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嚴密組織、周密協調,全體航天員順利完成訓練科目。

  解放軍報記者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視頻顯示,訓練中,三人一組的航天員從返回艙中出來後,互相幫助脫掉航天服,穿上亮橙色衣服,並用手持儀器聯絡着什麼。隨後,他們在沙漠中搭建了帳篷,在地上擺出顏色鮮明的SOS求救信號,並點燃彩色煙霧進行求救等。天黑後,航天員還點起了大堆的篝火。此外,三人一組的航天員還在乾旱的沙漠中進行了徒步行走。

  克服惡劣氣象條件考驗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說,此次野外生存訓練中,航天員克服了大風揚沙、烈日高溫、降雨降溫等惡劣氣象條件的考驗,真實體驗了沙漠的自然環境,也進一步驗證了救生物品配置的合理性,為後續設計改進提供了依據。

  本次野外生存訓練期間,中國航天員中心還組織全體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了發射場待發段緊急撤離訓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專家早前曾向媒體介紹,飛船返回艙在返回時要經過火箭反推減速、大氣減速、降落傘等多次降速,才能安全降落。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副教授王兆魁曾向媒體指出,飛船返回艙在返回時沒有逃逸通道,返回方式亦沒有備案,如果在天上軌道不太正常,除了主着陸場之外,還有副着陸場,再不行還有海上着陸場,這以前都做過預案。

  宋忠平向大公報指出,按照公布的計劃,中國將會在2022年建成真正意義上的長期可照料的空間站。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的航天員將會頻繁的進出航天站,而離開航天站時就會採用返回式技術,也就是用返回式航天器實施返回。從目前看,中國的返回式技術成功概率高,但是任何技術總是有風險的,這就意味着有可能由於天候、技術等原因導致返回地點等不那麼精準,有可能會落到海上或沙漠地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