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興事件致美降低自身信用度\周琳

時間:2018-05-23 03:16:19來源:大公網

  圖:中興事件讓更多的中企重視到對核心技術自主掌握的關鍵\資料圖片

  中興事件不僅是中美貿易戰中重要的一環,也讓更多的中企重視到對核心技術自主掌握的關鍵。在這一問題上,曾有部分聲音認為,這正是中企不遵守國際市場規則的結果,但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看來,從始至終美國都沒有管轄中興的法定權利。而中興事件更多暴露的是美國IT市場的信用風險,給崇信美國技術的各國企業警醒,中興被技術掐脖後,其他崇信美國技術的企業也會遭遇這樣的風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在中興問題上,美方終於擺出了積極的姿態,希望不要好事多磨,因為這對美國上游的芯片製造商出貨也不利。他稱,中美貿易到目前為止都是為了解決貿易逆差,但中興的問題例外。美國不希望中國在高端技術上對其形成追趕,因而總拿着放大鏡盯問題。「中企進入國際市場較晚,很多事情做得不夠規範,但美國如果總是抱着這件事情不放,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國從始至終都沒有權利對中興實施域外管轄。」梅新育也認為,美國制裁中興是利用自身IT產業的影響力濫施淫威,中興是被迫接受美國的制約,但這不能承認中興有遵守美國法律的義務。

  梅新育認為,是次美國對中興「掐脖子」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極大地損害了自身在IT產業的信用度。一開始,中興的競爭對手可能看到制裁會幸災樂禍,但下一步就是爭相尋求美國之外的供應貨源,這是一個必然選擇。「中興事件就是美國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技術是不應該信任的,信任了就有可能會遭受制裁。」

  他舉例稱,本世紀初的初級產品牛市中,一些大宗礦產供給國自以為佔據談判優勢,對貿易夥伴予取予求,索要不現實價碼,而且動輒毀約。結果,在2012年初級產品市場步入熊市之後,他們成為下游買主首選的拋棄對象,他們很快就不得不前倨後恭,請求不久前還遭受他們勒索的貿易夥伴採購他們的礦產。

  「中興不會倒,我們的民族企業是有信心和實力轉危為安的。」梅新育指出,更多的中國企業也要得到教訓,尤其是上游芯片公司要加緊降低核心元器件對美依存度。「希望中興渡過這一劫後,不會再有第二家中企遭受這種屈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