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近期又入列東海艦隊航空兵,進一步加強了其在海軍長航反潛武器體系中的龍頭地位\網路圖片
繼4月份在南海大閱兵中組成作戰梯隊亮相之後,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近期又入列東海艦隊航空兵,進一步加強了其在海軍長航反潛武器體系中的龍頭地位,為守護萬里海疆加裝了「海天鷹眼」。其雷達可以360度掃描監視海面,對於水下、水面、空中具備全方位探測監控能力。其中,高新6號最顯著的標識是機尾裝備的一根長約7米的磁異探測儀,通過探測地磁場的異常來判斷水下潛艇,能夠探測核潛艇、常規潛艇金屬艇殼的磁信號,無論潛艇是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都可探測到。\大公報特約記者 馬浩亮
反潛機是海軍航空兵戰機家族的重要機型,其主要任務是偵察搜索敵軍潛艇,並進行跟蹤鎖定及實施打擊,其形態包括固定翼飛機及直升機兩種,而能夠遠程飛行的固定翼反潛機則是主力。長期以來,受制於信息化水平較低、載機平台陳舊等因素,中國海軍用於反潛巡邏、空中預警等方面的空中特種作戰飛機發展一直相對滯後。
服役南海震懾外軍潛艇
2012年6月,高新6號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俄、法、英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製造大型反潛巡邏機的國家。去年,高新6號率先裝配南海艦隊(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特種機師,成為海軍南海方向的空中探測的重要力量。
高新6號首先服役南海艦隊,乃是考慮到該地區當前在維護海權方面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由於南海航道多為國際水道,水深較深,被一些外軍視作自由潛航出沒的樂園。高新6號投入服役,對這一狀況將產生重要遏制震懾。
在4月中旬舉行的南海大閱兵中,3架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組成的反潛巡邏作戰梯隊,作為10個空中梯隊之一接受檢閱,這是高新6號反潛機首次出現在大型閱兵中。近期,該型反潛機又開始入列東海艦隊航空兵,將覆蓋範圍擴展至東部。其實現三大艦隊及全海域覆蓋只是時間問題。
高新6號反潛機最大航程達5000多公里,不僅可覆蓋整個南海,而且可遠至第二島鏈,填補了中國海軍長航反潛武器的空白。高新6號以運-8為載機進行了改裝,加裝磁異探測儀器、對海搜索雷達、光電吊艙、聲吶浮標、電子偵察系統等,成為特種作戰飛機。高新6號機首下方的大型雷達整流罩,其雷達可以360度掃描監視海面,既可以發現處於通氣管深度潛航的潛艇,也可以在相當遠距離上發現航空母艦、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
同款雷達效率卻強500倍
根據軍事專家尹卓的分析,高新6號一天可以巡邏幾十萬平方公里海域。由於升空進行探測的優勢,同樣一款雷達安裝在高新6號上比安裝在水面艦艇上的效率高出500倍,並且還能為導彈提供攻擊目標的指示。
另外,高新6號機腹貨艙改裝為武器艙,可以掛載反潛魚雷、反潛導彈、深水炸彈、水雷、反艦導彈等武器。這使得其具有較為完善的對海、對潛探測、攻擊、自衛能力。高新6號陸續服役南海艦隊、東海艦隊,進一步完善了海軍航空兵的空中作戰體系,提高了海軍航空兵的海上巡邏與反潛作戰尤其是製電磁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