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步入古稀之年的楊小鵬(圓圖)精神抖擻,坐在白天鵝賓館三樓行政酒廊會議室看着沙面風光,他對這裏一草一木的變遷都如數家珍。從籌建階段開始參與白天鵝賓館項目,看着它在珠江邊上拔地而起,看着它一步步走向輝煌,36年的光陰,早就將楊小鵬和白天鵝和改革開放緊緊聯繫在一起。
改革,牽涉原有的制度、習慣、觀念。白天鵝開業之初就放開物價,並引入工資改革。當時雲吞麵在廣州市面價格五角錢,白天鵝的標價卻是四元;啤酒外面四角八分,白天鵝賣兩元多,價格貴出好幾倍。放開物價後,員工福利改善,效率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環。當時根據董事會決定,總經理有調整管理人員和員工工資的權利。身為白天鵝第二任總經理,楊小鵬在1986年就大筆一揮給員工加薪,1988年更是三次調薪,管理人員月薪1000-2000元,員工也有400-600元。1989年後,白天鵝總經理工資達到萬元,而當時廣州人均工資不過800-1000元。
楊小鵬笑稱,曾經有好一段時間都不敢出去參加會議,就怕被同行逮住詢問薪酬制度。同時,當時國家有較高的稅率,而白天鵝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執行,為此楊小鵬等管理人員費盡心思對員工進行引導和教育。
霍英東曾經的顧問和好友,中山大學教授何博傳為霍英東文集《我的參與》作序時寫道:「率先籌建高級涉外賓館,挑動解除價格束縛之戰,以路通財通思想在南國水鄉開放前沿帶頭引入市場機制推動交通網絡建成,是三件對改革開放實際進程至關重要的大事。而這三件大事,一一留下霍英東不可磨滅的功績。」這三件事當中的前兩件,正是由白天鵝賓館推動。這些改變,帶來了普通市民觀念的變化和外來投資者的熱情,春天的故事從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