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遲福林:海南旅遊將啟自貿政策

時間:2018-04-09 03:16:08來源:大公網

  圖:遲福林指自由貿易政策旨在建立一套與國際慣例接軌、提升海南開放水平的制度。圖為顧客在海南省三亞國際免稅城內遊覽、購物\新華社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舉辦之際,恰逢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此間在博鰲表示,海南在醫療健康、旅遊等領域或將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旨在用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建立一套與國際慣例接軌、提升海南開放水平的制度,建設更加開放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努力使海南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大公報記者 何玫、黃寶儀博鰲報道

  遲福林認為,目前,海南的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發展相對滯後,應該實現全省醫療健康產業的市場開放,積極與港澳台開展醫療健康服務貿易,擴大職業教育的開放程度。同時探索實行旅遊產業生產資料免關稅政策,例如,為旅遊業發展所需原材料的進口實行零關稅;建築配套的用品、設備的進口實行零關稅;對大型旅遊設施必備的基建設備、會議設備、電氣設備進口時在核定總量前提下免徵關稅。

  爭建「日用消費品免稅區」

  海南省政府2018年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為國際消費中心」,遲福林表示,這意味着海南不僅要成為國際購物中心,還要成為旅遊、健康醫療、教育、文化體育娛樂等國際性消費中心。

  去年海南內地遊客佔總遊客人數的比重在98%以上,海南最大的消費市場在內地,中高收入群體成為海南消費的主體。遲福林認為,「國際消費中心」的消費主體是內地遊客。他指海南國際旅遊島當前面臨的突出矛盾是內地不斷增長的國際化、服務型、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與服務業開放度低、國際化產品供給不足、國際化服務水平不高、國際化環境不優的不平衡。

  他亦建議,把擴大國際化產品與服務供給作為海南擴大開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的重要任務,加快海南國際購物中心建設,下一步要爭取建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實現免稅購物政策的重大突破:放寬並逐步取消免稅品種、限額和次數限制;免稅區域由海口、三亞逐步擴展到全島;免稅對象放寬到所有離島遊客;統一島內居民與島外遊客免稅購物政策;支持香港參與國際購物中心建設。

  遲福林認為,海南下一步應發揮最大經濟特區的優勢,在經濟體制、社會體制、行政體制、生態文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全島「一個大城市」的格局,加快推進規劃、基礎設施、城鄉發展等方面的統一,進而實現全省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