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 網絡圖片
大公報3月25日訊 記者葛沖北京報道:中國空軍23日罕見以大機群飛越宮古海峽進行遠海訓練。日本防衛省當日發布消息稱,包括4架轟-6、1架圖-154電子偵察機以及1架運-8電子戰機等機型在內的中國空軍機群,當天從東海出發,飛越宮古海峽向太平洋方向飛行。中國空軍當晚在微博發布了一組蘇-30MKK在遠海進行訓練的照片,并配發「春天,讓我們展翅大洋」的文字。專家指出,中國空軍復合型機群常態化經過國際公海,既體現了中國軍隊的能力,也體現中國軍隊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的決心。
海外網引述日本《產經新聞》網站報道,23日上午至下午,在通過宮古海峽后,4架轟-6、1架圖-154以及1架運-8電子戰機繼續向東南飛行一段距離后返航。而幾乎與此同時,有2架「機型不明」的「推定」戰機從東海出發,在沖繩島及宮古島附近公海上空飛行一段距離后返航。報道指出,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斗機緊急起飛并跟蹤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3月23日晚,中國空軍亦十分大方地放出了此次穿越宮古海峽進行例行訓練的戰機照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當晚在微博的官方帳號「空軍發布」發布了一組蘇-30MKK在遠海進行訓練的照片,并且配上了文字: 「春天,讓我們展翅大洋」。
近期多次赴日本海訓練據了解,中國空軍近來多次赴日本海進行例行訓練。日本防衛省上個月27日發表消息稱,一架中國運-9電子偵察機進入日本所謂的「防空識別區」,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斗機隨后緊急起飛應對。
1月29日,解放軍運-9電子偵察機從對馬海峽和九州之間的上空通過,系2018年中國空軍首次穿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進行遠洋飛行訓練。
此前,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在2017年12月18日發布消息說,中國空軍當天出動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等多型多架戰機,成體系飛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國際空域訓練,以檢驗遠洋實戰能力。
申進科大校表示,對馬海峽屬于非領海海峽,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有國家均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中國空軍飛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國際空域遠洋訓練,合法、合理、合情。
自由航行穿破日本咽喉宮古海峽是日本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國西出太平洋重要通道,中國軍隊自由航行,猶如穿破了日本的咽喉。
知名軍事戰略專家洪源向大公報指出,宮古水道寬約400公里,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其有著寬闊的公共國際海域,在這個通道內進行水面、水下以及空中的自由航行,均是合理、合情、合法的,中國空軍飛越宮古海峽亦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是有能力,任何國家都可以經過這些海峽。
他說,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軍隊穿越對馬海峽、宮古海峽等已經常態化,有關國家應善意看待中國空軍和海軍的常規性做法。洪源指出,中國空軍不論在遠程護航的殲擊機,還是制空的戰機,還有特種的電子偵察機或其他改裝的大型電子戰飛機等方面,都是服從和服務于中國空軍、海軍走出去的理念,中國軍機群長時間遠距離進行作戰演練活動,這既是中國軍隊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為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而采取的必要舉措。
中國軍機近期遠洋訓練
2018年3月23日
4架轟-6、1架圖-154電子偵察機以
及1架運-8電子戰機飛越宮古海峽向
太平洋方向飛行。
2018年1月29日
運-9電子偵察機從對馬海峽和九州
之間的上空通過,赴日本海進行遠洋
飛行訓練。
2017年12月20日
2 架運-8 電子干擾飛機、1 架
圖-154MD電子偵察機飛越宮古海峽
并繞過臺灣東部。
2017年12月11日
轟-6K、蘇-30、殲-11和偵察機、
預警機、加油機等多型多架戰機,成
體系飛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實施
「繞島巡航」。
2017年11月23日
5架軍機飛越日本沖繩島和宮古島之
間的宮古海峽上空。(記者葛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