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俞晝北京報道:去年8月至今,在上海與南京分別發生了數起青年男性身穿仿侵華日軍軍服在抗戰遺址前擺拍的事件,引發國民強烈憤慨,外交部部長王毅直接稱他們為「中國人的敗類」。為此,包括成龍、張凱麗等來自文藝界第26組的4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遞交了一份「關於制定保護國格與民族尊嚴專門法」的提案,要求立法嚴懲這些行為。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公民依法享有人格尊嚴權,國家也同樣擁有國格權,民族同樣擁有民族尊嚴權。」提案起草人、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事後這些人也受到了行政拘留的處罰,但力度遠遠不夠。
「目前來講,對於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格、侵犯中華民族尊嚴的其他犯罪行為,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宣揚日本軍國主義等相關行為方式,或者公開侮辱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包括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還缺少確切而充分的法律根據。」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刑法修正案》,將這些行為納入刑法處罰的範疇。」賀雲翱說,立法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懲罰,而是要為社會劃定底線在哪裏,要教育人們什麼事是無論如何不能去做的。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演員馮遠征告訴記者,對於那些侮辱革命先烈的行為,僅僅靠道德上的譴責或15天的行政拘留,是遠遠起不到懲戒作用的,必須盡快立法來維護一個民族的尊嚴底線。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導演鄭曉龍在聯名簽字時則談到,作為文藝界委員,我們也得反思一些抗戰劇把抗戰展現為一種兒戲、遊戲,消解了嚴肅性,令人擔憂。我們應該從人性的角度、從民族的角度,更深入地挖掘和創作抗日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