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集眾智跑出創新科技「加速度」

時間:2018-03-06 03:16:38來源:大公網

五年科創成果豐 社會研發躍居世界第二

  圖: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代表們在認真聽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

  科技是國之重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詳實地介紹了過去五年科技成就,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報告》同時明確,2018年將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集眾智匯眾力,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大公報記者周琳北京報道

  從量子衛星到探測引力波、從5G引領全球到構建全球衛星互聯網系統,多位科技界別政協委員對大公報表示,親歷自身科研領域發展,深感中國科技由跟跑轉向並跑、領跑,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創業熱土。

  五年來,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工作報告指出,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報告》點讚「新四大發明」,指出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並稱,將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三年後建站尋原初引力波

  五年來,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不斷搶佔高地,探尋黑洞、暗物質、引力波等極端宇宙現象。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阿里計劃」首席科學家張新民對大公報表示,2020年,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地處北半球的原初引力波觀測站。

  目前中國對引力波探測研究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圖。一是空間探測,包括中科院領銜的「太極計劃」和中山大學的「天琴計劃」;二是地面探測,包括國家天文台主持的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以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導、探測原初引力波的「阿里計劃」。

  「建成運行後或可首次實現北半球地面原初引力波觀測,帶領我國原初引力波研究進入國際前沿。」張新民表示。針對下一步科技發展,《報告》指出,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落實完善創新激勵政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集眾智匯眾力,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