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為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中)、潘建偉(右)、趙紅衛準備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 新華社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11名政協委員在通道接受中外記者採訪,這是全國兩會首次開啟「委員通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理文造紙有限公司主席李文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港青就業創業提供巨大機會,港青在大灣區可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他提議將內地與香港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對接,消除港青前往內地發展的後顧之憂。/大公報記者譚笑北京報道
李文俊介紹,過去幾年香港經濟發展較好,失業率僅為3%,可以說實現了全民就業,對於香港青年人而言,找到工作很容易,但由於香港市場較小、很多行業根本不存在,年輕人想找到理想工作還是很困難。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成,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為港青在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方便,也製造了大量就業和創業的機會。李文俊表示,他在與港青座談時看到不少年輕人對大灣區的建設感到鼓舞,也表達了到大灣區發展的期待之情,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港青在內地工作、生活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困難。
李文俊在委員通道發言後接受大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在醫療保險方面,在內地就業的港人回港就醫會存在醫療保險不覆蓋的問題,他建議兩地醫保能夠給港人提供兩地就醫的保障。
在養老保險方面,根據現行規定,港人需繳納15年養老保險金方能得到保障。李文俊說,如果一名港人在內地工作十年,在港享受的退休金就會減少。他呼籲將內地與香港的養老保險接軌,讓在內地奮鬥的港人退休後能夠得到生活保障。
李文俊特別表示,大灣區給了港青新的希望和機會,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香港青年朋友在大灣區尋找到自己的美好未來。
今年選拔第三批航天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委員通道上透露,隨着空間站的建造,今年中國載人航天將會選拔第三批航天員,不單單選拔男性航天員,還要選拔女性航天員。
楊利偉介紹,中國已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員出艙、交互對接三大基本技術,具備了建造空間站的能力。今年空間站的核心艙將由初樣階段向正樣階段進行轉換,運送空間站的火箭也會進入試樣階段的研製和生產,全年任務非常艱巨。
在航天員選拔方面,楊利偉透露,由於工程需要,此次不僅要選拔飛行員,還要選拔飛行工程師、載客專家,因此選拔不再單獨面向空軍飛行員,而是向相關工業部門、科研院所和大學等社會各領域廣泛選拔。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在委員通道上表示,中國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的研究在國際上處全面領先地位,對中國在量子科技發展上引跑世界抱有十足信心。「去年我們有些比較好的成果,比如『墨子號』完成相關科研任務、京滬幹線全線開通。通過後續五到十年的努力,我們希望能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來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
在量子計算方面,潘建偉說,去年中國發布了全球首台「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希望在未來5年內實現50個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在玻色取樣等任務上超越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實現「量子稱霸」。
將研智能高鐵動車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介紹,未來動車組會朝着智能、綠色的方向發展,在兼顧2022年冬奧會的要求下,將研製京張智能高鐵動車組,應用更節能更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並實現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