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環球網報道:1月30日,中船重工召開2018年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的最新進展。發布會透露,中船重工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首艘國產航母去年相繼提前實現下水、動車、泊試等重大節點,總建造量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此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永磁推進電機首次裝艇應用並一次動車成功;世界首座集智能化、工業化、信息化三位一體的半潛式大型海上智能漁場交付,自主研發5萬方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並獲得國內首單。去年中船重工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在海洋裝備技術跨進陸空天成效顯著,在風電和光熱等清潔能源領域持續發力。
去年中船重工加快了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國防科技工業海洋防務技術創新中心及多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始運行;並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成立量子導航、量子通信和量子探測聯合實驗室,與海軍工程大學合作推進電磁技術,以積聚創新資源、發揮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