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庫淑蘭剪紙入選中國特種郵票

時間:2018-01-28 03:16:04來源:大公網

  圖:庫淑蘭是中國首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藝術家  資料圖片

  中國郵政24日發行《中國剪紙》特種郵票,該套郵票中的第三枚剪紙圖案選用的是陝西旬邑縣已故剪紙大師庫淑蘭的代表作《江娃拉馬梅香騎》。庫淑蘭家鄉旬邑縣當日舉行隆重的郵票首發式。據介紹,被譽為「剪花娘子」的庫淑蘭大多作品都是民歌所賦予的靈感。

  陝西剪紙造型古拙,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庫淑蘭是中國首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藝術家,陝西旬邑縣以庫淑蘭為代表的彩貼剪紙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庫淑蘭的弟子、咸陽市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韓靖向大公報表示,庫淑蘭獨創的彩貼剪紙,色彩、層次和造型更為豐富,對於現實生活場景、故事情節和個人幻想題材的表現,達到至臻的藝術高度。因此,她的剪紙作品堪稱「民間美術中的國寶」。

  彩紙剪貼成畫 獨樹一幟

  庫淑蘭的作品主要特色以彩紙剪貼成畫,色彩主要以紅、藍、黃為主,表現手法獨特,作品內涵深刻,造型獷麗,獨樹一幟。「過去的剪貼剪紙主要以花鳥魚蟲為主,造型很簡單,老師的作品體現了高超的創造性和工藝複雜程度,往往完成一件作品要一個月。」韓靖說。

  郵票票面的文字介紹說:陝西旬邑的彩色剪紙是對單色剪紙的延伸,此幅剪紙作品保持了民間美術的鮮活靈動,無拘無束,形象稚拙而又鮮明,構圖繁密完滿而又單純明快,色彩對比強烈,而又協調適度。

  在陝西,剪紙與民歌原為形影不離的姊妹藝術。庫淑蘭的剪紙創作,也都是這些民歌所給予的靈感。她於1982-1990年創作的多幅《江娃拉馬梅香騎》就是源於同名民歌。該幅剪紙所表現的故事為:江娃拉馬梅香騎,騎着大馬回娘家。根據當地習俗,農曆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回娘家讓父母看看,給他們拜年團圓。作品刻畫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小媳婦「梅香」婚姻生活初期的甜蜜。畫面醒目處兩隻「鵮鴇鴇」在花樹上戲耍,路邊楊柳吐青,菊花、牡丹齊放,這些陪襯把新郎新娘結婚後的浪漫歡喜烘托到了高峰。

  旬邑剪紙展現陝西文化底蘊

  「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色,與民為樂的民俗傳承,使陝西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韓靖說。

  中國從南國到北疆,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剪紙的蹤跡,並形成不同的地域流派。北方剪紙以質樸渾厚見長,南方剪紙則清秀雅致。今次發行的第一組剪紙郵票是典型的北方剪紙。同時入選的剪紙特種郵票還有河北蔚縣的《蘆花蕩》、內蒙古和林格爾的《牧羊圖》,以及山西新絳《小別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